2018年9月21日,住建部一連下發了10項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從市政交通,到建筑技術、材料,再到礦山工程,內容可謂是包羅萬象。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一一對些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進行盤點。
總的來看,這10項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包括了6項國家標準和4項行業標準。其中,6項國家標準分別為:《纖維混凝土盾構管片(征求意見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修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金屬礦山土地復墾工程設計標準》、《建筑抗震韌性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道路用水性環氧樹脂乳化瀝青混合料(征求意見稿)》;4項行業標準分別為:《建筑裝飾用木質掛板通用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養老設施智能化系統技術標準》、《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工程技術標準》。
1、《纖維混凝土盾構管片(征求意見稿)》【國標】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由全國混凝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58)歸口,由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起草,對纖維混凝土盾構管片進行了規范性的定義、分類等等。明確了其原材料、制作工藝和要求、技術要求、檢驗方法和檢驗規則,并在附錄中對其中的一些方法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修訂)》【國標】
本標準是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的第一次修訂。與GB/T18920-2002相比,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
a)調整了消防用水的適用范圍;
b)增加了水質指標項目,基本控制項目由GB/T18921-2002的13項增加至14項,增加大腸埃希氏菌指標;
c)增加了選擇性控制和跟蹤指標,包括氯化物、硫酸鹽、揮發性有機物(VOC);
d)調整了部分用水類別的部分水質指標值,包括濁度、BOD5、氨氮、溶解性總固體、總氯、總大腸菌群等;
e)調整部分水質指標監測頻率和監測分析方法;
f)增加對監管部門執行標準的要求,包括“采樣與監測”要求第三方對水質的采樣監管、“標準的實施與監督”要求政府部門監管并鼓勵制定水質達標考核辦法和制定企業標準等;
g)獨立設置“安全利用要求”章,結合新頒布的標識標準強化了相關規定。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由全國城鎮給水排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34)歸口。
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國標】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 總則;2 術語;3 基本規定;4 安全耐久;5 服務便捷;6 健康舒適;7 環境宜居;8 資源節約;9 管理與創新。
本標準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重新構建了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2.調整了綠色建筑的評價階段;3.增加了綠色建筑基本級; 4.拓展了綠色建筑內涵;5. 提高了綠色建筑性能要求。
4、《金屬礦山土地復墾工程設計標準》【國標】
本標準由昆明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股份公司會同有關單位編制完成。
本標準由總則、術語、基本規定、土壤重構工程、植被重建工程、配套工程和監測與管護工程共 7 章組成。
本標準中為推薦性標準,供設計單位參照執行。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工程建設標準規范管理處負責日常管理,昆明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股份公司、中國有色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
5、《建筑抗震韌性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國標】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列出的標準編制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
本標準批準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結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清華大學。
本標準基于震害現場調研經驗,充分利用了建筑結構性能化設計、損傷控制理論、韌性評價方法等工程抗震領域研究成果,制訂了給定地震水準下房屋建筑損傷狀態、修復費用、修復時間和人員損失的評估方法,規定了房屋建筑抗震韌性的評價方法和分級標準。常見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房屋建筑可依據本標準所提供的房屋建筑抗震韌性評價方法和常規非結構構件易損性數據庫開展建筑抗震韌性的評價工作。其它房屋建筑可參照本標準開展建筑抗震韌性的評價工作。
本標準附錄A提供了建筑抗震韌性評價流程及說明。
本標準附錄B提供了建立結構彈塑性模型和進行動力彈塑性時程分析的方法。
本標準附錄C提供了常規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鋼結構構件的易損性數據。
本標準附錄D提供了常規非結構構件的易損性數據。
本標準附錄E提供了蒙特卡洛模擬的流程及說明。
6、《道路用水性環氧樹脂乳化瀝青混合料(征求意見稿)》【國標】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混凝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58)歸口。
本標準從術語和定義、材料、要求、檢驗規則、運輸等幾個部分對道路用水性環氧樹脂乳化瀝青混合料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7、《建筑裝飾用木質掛板通用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行業標準】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提出。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制品與構配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從術語和定義、分類和標記、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幾個部分對建筑裝飾用木質掛板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8、《養老設施智能化系統技術標準》【行業標準】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5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5]274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內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本標準。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 總則;2 術語;3 基本規定;4 系統基本功能;5 居家養老;6 社區養老;7 機構養老;8 施工;9 驗收;10 運維;11 檢測與評估。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由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
9、《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行業標準】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4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3]169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了本標準。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 總則;2. 術語;3. 基本規定;4. 漏損控制;5. 評定。
本標準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 名稱改為《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2. 章節設置作了調整,修訂了管網漏損的基本概念、評定指標、水量統計、指標計算和評定標準;3. 增加了漏損水量分析、漏水管理、分區管理、壓力調控、計量損失和其他損失控制等方面內容;4. 刪除了“漏水檢測方法”的內容。
10、《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工程技術標準》【行業標準】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6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5]274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本標準。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術語、基本規定、規劃選址、功能與規模、總平面布置、運用及檢修設施、其他系統、設備安裝、工程質量驗收、設備運行。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由北京新聯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