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對未來3年的脫貧攻堅任務作出了新的部署。
《意見》在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短板方面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加快實施交通扶貧行動
在貧困地區盡快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
加快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基本完成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推進窄路基路面農村公路合理加寬改造和危橋改造。
改造建設一批貧困鄉村旅游路、產業路、資源路,優先改善自然人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風情小鎮等旅游景點景區交通設施。
推進國家鐵路網、國家高速公路網連接貧困地區項目建設,加快貧困地區普通國省道改造和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內河航道建設。
2
大力推進水利扶貧行動
加快實施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落實工程建設和管護責任,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因地制宜加強供水工程建設與改造,顯著提高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到2020年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加快貧困地區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實現灌溉水源、灌排骨干工程與田間工程協調配套。
切實加強貧困地區防洪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繼續推進貧困地區水土保持和水生態建設工程。
3
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貧困地區農網改造升級,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貧困地區電力普遍服務監測評價體系,引導電網企業做好貧困地區農村電力建設管理和供電服務,到2020年實現大電網延伸覆蓋至全部縣城。大力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
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是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今年以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重點向西部傾斜。
今年,全國預計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
新增投資主要向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等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傾斜。
中央財政下達的全年266億元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也將“三區三州”的35.4萬戶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全部提前安排,優先解決好這些地區農村居民的住房安全問題。
從各地公布的2018年基建投資計劃來看,新疆、云南、貴州、四川、甘肅等西部地區投資規模較大,規模分別為4500億、3440億、1650億、1300億。
來源:人民網、央視網、國金證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