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印的鈔放的水都會流向這些資源生產國讓他們賺取豐厚的利潤并救活了他們。刺激政策還會使過剩產能及落后產能企業有了茍延殘喘的機會,不利于供給側改革也不利于產業整合,只有這些企業產業處于逆境才能倒逼他去轉型或者改革。
現在刺激經濟會制造更多的過剩產能,因為我們大部分的企業它處于產業升級的某一個階段,并沒有轉化完成為高端制造和精細生產,而生產的大部分都是低端低附加值產品。
什么叫供給側改革,就是你供給端生產出來,消費者特別是國內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而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物美價廉的東西,隨著財富的積累人們更需要的是有品質的產品和生活。所以我們春節有600萬人出國,而奢侈品消費我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
我們的消費端已經悄然消費升級并實現了從生產大國向消費大國的過渡,他們需要的是高品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出現了出國買光人家的電飯煲、馬桶蓋、奶粉、藥品和保健品甚至避孕套的情景。
海外代購火爆和出國旅游潮已然反應了人們的消費欲望和需求,企業界應該發揚工匠精神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大家會毫不猶豫的支持國貨、消費國貨。
刺激政策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結構化矛盾,造成我們放水過程中產生的社會財富流向發達國家和高端制造國,而我們印的這些鈔票不斷的去拯救全球,卻使自己經濟陷入了困境僵局甚至死局。難道我們真的是活雷鋒和地球拯救者嗎?
還有最近出臺的政策,我更不懂了,第一銀行去開展直投業務,把銀行變成了風險投資公司。第二就在昨天,出臺了債轉股政策實施的新聞,債轉股政策在97、98年已經實驗和實施效果也非常不錯,但是那是不良資產剝離放在資產管理公司去運作。而我們現在是銀行直接債轉股。
現在的企業界缺乏工匠精神和缺失社會責任感,契約精神更是欠缺。在各個方面,各個行業中,很多人都有嚴重的浮躁投機心理,實施這種政策會留下巨大隱患。
首先拿債轉股來說,就以熔盛重工的債轉股為例,企業欠債不但不按原有的法律程序追債,他還不起款,你就可以讓他破產追責,甚至讓他去坐牢。而現在呢,你通過債轉股變成了他的大股東,等于是刺激全社會的人去惡意的欠賬和賴賬,去惡意的借銀行的錢。
很可能會出現一個利益輸送鏈條,銀行某些人去和有些人勾結對其公司增資入股,進而向銀行貸款。隨后銀行的大量貸款到期企業還不了,也許是他經營不善,有的可能是惡意。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推行債轉股,銀行會成為諸如此類的大量不良資產的接盤俠,更可能會成為房地產的接盤俠。
因為現在可能房地產開發商借銀行的錢,在銀行貸款比例中還是非常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到期他還不了錢就債轉股,也許我們銀行未來會成為售樓部,成為房地產公司,地產商的最大的股東。
諸如此類,如此推演,我不寒而栗。我們銀行的資金,特別儲戶的資金,都變成了各類公司的股權,變成了實物資產。一旦經濟出現更惡化的局面,我們的銀行系統,整個金融系統可能會引發系統性風險,甚至經濟崩盤,我不知道出臺這些政策的用意何在?
也許可以掩蓋些類似于08年經濟刺激政策產生的副作用和一些問題, 可以使你的資產負債表變得更好看,不良貸款都變成長期股權投資。但是卻在制造更大的危機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