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場持續火熱,“地王”層出不窮。數據顯示,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4%。業內人士表示,下半年熱點城市“地王”涌現的頻率或有所下降,但地價仍可能維持高位,監管部門將繼續規范市場交易。同時,土地供應政策下半年將更有針對性,更多“因城制宜”的措施或出臺。
土地出讓金大增
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10818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住宅用地(含住宅用地及涵蓋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出讓金總額為8466億元,同比增加53%。
但一線城市受供應縮水影響,成交量及出讓金雙雙下滑,降幅居其他類型城市前列。二季度少量入市宅地受到房企激烈爭搶,“地王”由中心城區向遠郊及新城擴散。一線城市供應有限使眾多品牌房企轉戰二線重點城市拿地,南京、蘇州、合肥等地首當其沖,相關城市、區域地價紀錄頻頻被刷新。上半年二線城市樓面均價及出讓金明顯上漲。三四線城市延續前期低迷走勢,與一二線城市的市場情況相比趨于分化。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李佩珈認為,近年來地價高企且漲幅較大,而實體經濟回報率有所下降,房地產企業回報率依然較高,大量資金仍在涌入房地產市場。比如,2015年房地產類上市公司ROE約為10%,而制造業公司只有5%。此外,一線城市土地供應相對有限,部分房地產企業前期土地儲備較少,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上半年“地王”頻出。
克而瑞信息集團高級副總裁于丹丹表示,地價的傳導已經深刻影響到了置業者的購房決策,一些區域“地王”的出現自然地抬升了房價。今年上半年,全國共計成交了110宗總價、單價“地王”,短短半年已超過2009年72幅的數量,創出新高。
上半年保利地產拍下4幅“地王”,總計金額達到159.4億元。信達地產拍下3幅“地王”,耗資215億元。陽光城集團首席財務官兼首席營銷官辛琦認為,從財務角度看,某個行業利潤率越來越薄時,肯定是企業搶資源搶得很厲害的時候,這和其他行業的情況一樣。在資金寬松的情況下出現“地王”是正常的。
此外,國土資源部日前下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調整方案》,對各省市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標作出調整。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地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指標大幅降低。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表示,耕地保有指標的降低釋放出熱點城市建設用地指標增長的可能性,從而有望緩解核心城市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平抑地價過快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