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是企業的命根子
記者:作為公司總經理,您認為神州長城在發展過程中最著重的是什么?
李爾龍:俗語說“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神州長城一直在磨礪自己的金剛鉆——不斷提高工藝水平、設計水平和管理能力,致力于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質量最佳的“瓷器活”。
我們認為工程質量是企業的命根子,陳董非常看重這一塊。在2010年公司年會上,我對陳董說:“老板,您知道您今年砸掉的石材值多少錢嗎?我統計了,價值120萬元。”那一年,陳董去工地,凡看到他認為不合格的石材,二話不說統統砸掉。有一個項目的石材,已經獲得業主認可,但陳董認為不合格,也給砸掉了。看到壁紙縫隙合得不好或紋路對得不齊的,他拿起改錐就劃。在公司運營過程中,我們一直把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之本。
作為有經驗的施工單位,我們除了對選材、施工質量負責外,還對施工工藝的合理與否負責。神州長城曾負責溫州某住宅精裝修項目中18套豪宅和兩套樣板房的裝修。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判斷甲方的某些設計、選材將來可能會引發安全隱患,于是就積極與甲方進行溝通。盡管一度遭到甲方的誤解,但最終我們還是憑借專業精神和負責態度獲得甲方的認可。在交房時,我們一次性交付驗收了16套房,交房率遠高于其他幾家同樣負責該項目的企業。
正是憑著這種深入骨髓的質量意識,我們的高品質產品和優質服務得到了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和信賴。在和這些對工程質量要求近乎苛刻的公司進行合作的過程中,神州長城的“金剛鉆”得到了檢驗和認可,讓我們對于未來攬下更多更具挑戰性的“瓷器活”充滿了信心。
攻城與守城
記者:談話中您常常提到董事長陳略,那么在企業管理中,您和他如何分工,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李爾龍:我在神州長城之所以一待就是這么多年,是因為我和陳董還有神州長城的其他高層決策者們有著共同的價值觀,那就是不做“自了漢”,不光為自己而活,“已之所欲亦施于人”。
在工作中,陳董和我是黃金搭檔,他“主外”,我“主內”。 我們高管團隊有十多個人,其中陳董和一部分高管負責去外面“打天下”接工程,我和其他高管負責實施,把工程落實下來,跟著陳董的步伐走。比如,當面對一個海外工程時,陳董的團隊負責做決策是否要接,以及把城池攻下來;“主內”的我們負責具體執行,進行營銷,把城池守住、守好。這是我們成功承接海外項目的最大優勢,即減少了企業內部的上下級匯報、溝通、說服工作。
神州長城在快速發展中,非常重視建設學習型團隊,尤其重視培育信任文化。我們提倡,在團隊建設中,不要強制性地去說服別人,不要強制性地去推行制度,必須結合工作過程來拓展思想,否則只會滋生不信任文化。其次,只有在團隊中建立信任機制,才能發揮凝聚力和戰斗力。員工和員工之間,員工和領導之間,領導和領導之間,如果存在著不信任和猜忌的思想,只會導致內耗,企業變成一盤散沙。我希望團隊成員從“人人是項目經理”的角度出發,通過共同學習,在思想意識中確立言之有據、言行一致、助人自助的原則,打破一切信任障礙,營造有利于信任文化形成的環境和氛圍。
許多人覺得老板很風光,認為員工都在為他服務,但在神州長城工作這么多年,我反而覺得是老板在為大家服務。企業運行起來,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業主,也不僅僅是員工,而是有很多無休無止的問題,極易讓人疲憊,只有懂得享受這個過程,才能經營好企業。
借助資本市場謀發展
記者:前不久神州長城成功上市,您認為上市能為企業發展帶來何種機遇?
李爾龍:以神州長城現在的規模來看,上市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神州長城的住宅精裝修市場正從純粹的高端市場向中低端大眾化市場發展。現在神州長城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中低端產品標準化,但這方面要有效益必須要有充沛的資金作保障。此外,海外市場的拓展,也需要背后有強大的資金來做保障。
其次,從產業角度看,如果公司不上市,那么工程的產值就不會太高,很難再有大的發展。而借助資本市場不僅能突破這一發展瓶頸,還能改變整個行業的發展模式。另外,裝飾公司是乙方,一直處在較被動的地位,而通過資本市場,裝飾企業可以改變被動的地位,變換經營模式,真正實現做大做強。
在行業發展中,市場競爭的趨勢必然會出現集約,這是一個規律,你要么引領行業發展,要么被引領著發展。現在神州長城已經能感覺到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資本所形成的壓力,所以爭取主動權至關重要。
記者:時值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成立三十周年,您認為過去協會為推動行業發展做了哪些工作?未來協會還需要在哪些方面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李爾龍:感謝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一直以來對神州長城的關心和支持,是協會一路上的支持和鼓勵,才有了神州長城前進的動力和目標。
協會為眾多建筑裝飾企業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讓企業看到了目標和方向,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過去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 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同行之間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建立并維護一個良好的行業秩序。我希望今后協會還能夠多舉辦一些有意義的論壇,站在高處為企業謀劃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