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國內第一座國際性的現代化大劇院落成,這便是上海大劇院。15年后,這座水晶般的宮殿正進行“小憩”,無法尋找它原來的風貌。
上海大劇院夜景
提起上海大劇院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這便是樂勝利。從1993年擔任上海大劇院工程的總指揮起,到1998年8月大劇院建成開幕,再到后來7年的主要經營管理者,他親歷并見證了上海大劇院的崛起和輝煌。
也因為上海大劇院,樂勝利被賦予“現代大劇院的開拓者”。現在的他正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工程擔任總指揮。
采訪是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一棟近百年歷史的三層海派小樓里完成的。走進小樓,暗紅色的木質樓梯在白色墻面的襯托下向上延伸,他辦公室的擺設也與之相呼應,襯托出強烈的歷史感和濃厚的藝術氛圍。他坐在靠近陽臺的沙發上,沐浴著夏日午后的陽光,講述著他與上海大劇院的12年情懷。
“我曾經和你是同行。”一句話將有些凝重的氛圍打破,看我略有放松,他便娓娓道來。
199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建造上海大劇院,這是一項引人注目的工程,它不僅是一個文化設施,也是上海市的城市名片,是標志性的文化建筑。這位60年代畢業于財經大學的高級經濟師,既有精明的經濟頭腦,又有畫家父親樂小英遺傳給他的藝術眼光,還有幾十年經濟管理工作的經驗,無疑是工程總指揮最合適的人選。但他卻用了一句“我有幸被招來做了總指揮”而簡單帶過。對于擔任這個總指揮,樂勝利既興奮又有壓力。
雖已過去近20年的時間,樂勝利還清楚地記得大劇院設計征集方案發布會的時間,法國夏氏建筑師事務所中標的時間甚至大劇院打第一根樁的時間。他回憶道,1994年6月6日,法國夏邦杰建筑設計及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中標建筑設計,自此這座用音符串織而成的水晶宮殿形象被確定。
樂勝利介紹,上海大劇院是當時世界公認的工程技術難度最大的建筑,其對于專業技術要求相當嚴格。大劇院內共有三個劇場,一個是擁有1800個座位的大劇場,主要是用于芭蕾、歌劇和交響樂的演出;一個是500多座的中劇場,適合地方戲曲和室內樂的演出;還有一個是小一點的劇場,主要是用于話劇和歌舞表演。
上海大劇院當時在國內也是第一個現代劇院,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材料、燈光,以全新的構思向上海人民交出令人贊賞的設計方案。“對于藝術類場所而言,大劇院的建設要求極高,因為當時國內水平很低,跟國外完全沒法比,上海大劇院舞臺、燈光、音響等硬件設備全部采用世界頂級設備,也因此能世界上級別最高的劇團的演出要求。”樂勝利這樣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