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老醫院改造,有“套路”!看實例就知道啦
來源: 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 作者: 湯湛 錢坤 時間:2016-07-12 15:15:43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我國城市化進程加速,使位于城市中心的老醫院逐漸暴露出建筑陳舊、就醫環境較差等問題,由于用地局促,缺少發展空間,很多老醫院在改造工程出現了不小的難度。
項目概況
河北省人民醫院始建于1959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三級甲等醫院。該院于2006年陸續新建門診、醫技病房樓、體檢中心綜合樓,裝修改造了二號病房樓、三號病房樓和急診樓,使院區醫療建筑總面積達150400㎡,開放床位1350張,可滿足日門診量4000人次的需求。2014年,河北省人民醫院在現有院區基礎上擴大建筑規模,新建17層科研病房樓,總建筑面積約32460㎡,增加床位520個。
河北省人民醫院
注意與原有建筑的銜接
改擴建醫院的規劃相對新建醫院不僅要在有限的用地上規劃合理的醫療流程,還要注意原有建筑情況以及兩者之間關系,以利于整合資源、重組交通。同時需要合理安排分期建設,以保障醫院基本運營,這些都大大增加了設計難度。
有序拆建,逐步實施
在河北省人民醫院的一二期改擴建過程中,為實現醫院的遠期發展,總體規劃采用方格網的醫院布局模式與半集中建筑形式,使功能合理、布局科學、流程簡潔、環境優美、節能環保、經濟高效,易于分期實施。整個醫院的改擴建工程首先完成了一期醫技病房樓的建設,將相應的功能遷入后,拆除部分舊建筑,再進行二期門診樓的建設,在建設工程中進一步整合了全院區的功能。三期科研病房樓在2012年開始設計,2014年底投入使用。
在門診樓南,醫技病房樓病房部分東的場地上原有一棟制劑樓,將其拆除后新建科研病房樓,在北面與門診樓之間留出了寬6.6m、長23.8m的庭院,利于采光通風,兩樓間的2~4層間以連廊相接,使醫療功能更加緊密。在西側緊貼醫技病房樓。最終,醫院形成一個巨型的集門診、醫技、病房、科研于一體的醫療建筑綜合體,使醫患足不出戶,即可便捷地完成診療和工作流程。在整個醫院改造工程建設的近十年間,醫院沒有因此停業一天。
上一篇:德國人在醫院節能方面有哪些招兒?
下一篇:醫院裝修設計有哪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