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院建筑四大特點:功能性、環保性、人性化、智能化
來源: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網 時間:2015-04-07 14:42:48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醫療模式從“生物”到“生物——心理——社會”的轉變,促使現代化醫院建筑應具備的條件也發生了轉變,即從建筑場地、建筑、建筑設備、醫療配套設備、醫院衛生等條件,向更高條件轉變,因此,作為現代醫院的標志應該具有以下四大特點:
1.滿足醫療功能要求
“生物——心理——社會”的新醫學模式,使醫院管理體系、醫療體系建設的觀念發生了改變,同時也使醫院建筑的建設觀念發生了改變,傳統醫院建筑的醫療功能設置,已不能滿足醫院發展需要。
圍繞著“以病人為中心”展開的管理創新,如醫療質量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醫院經營管理的低耗、高效等,已對醫院的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醫院建筑在滿足醫院衛生學要求的前提下,還需滿足各醫療學科發展的專業要求。“醫療功能”重新整合、調整,需達到“整體功能”分區科學、合理;橫向、豎向交通流線(包括人流、物流、車流)科學、合理,建筑設備的設置科學、經濟;醫療設備儀器、醫療專用設施設置科學、合理:新的設備設施(如自動化傳輸物流設備、空中急救直升機坪臺等)設置,能加強醫院整體功能。
同時,醫院建筑還需滿足“具體功能”標準的色彩、采光、照明、通風、溫度、濕度、潔凈、聲場、磁場、電場、層高、結構、柱距、荷載等”指標的要求。
2.滿足綠色環保要求
綠色建筑體系,是由生態環境、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法則和適宜性技術等多種構成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綜合體系,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建筑領域中的具體體現。
綠色建筑設計以能源、資源、廢棄物、建筑材料、災害、文脈、室內環境、靈活性、技術為設計目標和原則。
醫院綠色建筑,不單純是室內外的綠化、污染水的處理、有害氣體的處理、醫療生活廢棄物的處理、建筑及建筑裝修使用綠色材料,還需按照“綠色建筑體系”建設,適應人類生存需要,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和原則在醫院建設中充分體現。
3.滿足人性化要求
人類精神世界與物質環境有密切關系,同時,人類活動與建筑形體空間也存在密切關系。人類個性化需求向多元化發展,要求醫院建筑建設,在人體工程學、社會心理學、健康權、隱私權等方面,需充分體現“人性化”要求。這具體體現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幻覺”的美感。
在醫院建筑設計、施工中,設施按照“人體工程學”設計,針對設備、儀器、設施使用人群的情況,對其“特殊性”具體設計。醫院的設施,應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尤其要注意殘疾人無障礙設施的設置。
需求多元化,病室、診室、檢查診療等空間,就應按照多元化的需求設置。醫院的室內、外環境及設施,要兼顧審美功能,強調入與設施、人與建筑、人與自然和諧交融。
醫院“人性化”,體現在醫院建筑功能設計、裝修裝飾、建筑設施設備、醫療設施設備、家具等方面的每一個細小的地方,不單純醫療區域環境要求“人性化”,醫院的整體環境都要求“人性化”。
4.滿足智能化要求
智能化建筑一般要求信息通信、辦公、建筑設備管理自動化,而醫院建筑有其特殊性,還需具備醫療設備管理自動化的特點。同時,根據醫院管理的需要,各個系統都應有各自的特點。
信息通信、辦公自動化
醫院的通信系統,除具備賓館類建筑信息通信系統的功能外,還應具有呼叫寄存、呼叫轉移、病房緊急呼叫、熱線電話、無繩電話、綜合語言和數據系統等信息接口的功能。
辦公自動化是信息化社會最重要的標志之一。醫院在“語言、數據、圖像、文字”等信息一體化處理中,要求有多樣性,既有相對簡單的管理系統,又有遠程醫療高標準的“語言、數據、圖像、文字”系統,及放射、超聲、窺鏡等的圖像處理系統。
建筑設備管理自動化
醫院建筑設備的電氣、空調、衛生設備、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公共安全管理系統中,醫療設備電源各項指標檢測、凈化系統各項指標檢測、醫院空調系統各項指標檢測、污水處理各項指標檢測、醫療區域24小時動態安全監控,是與一般建筑設備管理自動化系統不同的。
醫療設備管理自動化
醫療設備中的放射、放療、檢驗、超聲、監護、凈化、傳輸、氣體、消毒等設備的自動化管理,是醫院智能建筑的特色。伴隨著醫療設備科技的發展,醫療設備智能管理,為醫院充分利用醫療設備,使其使用達到低耗、高效,提供了平臺。
醫院建筑“現代化”應具備的條件,是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只有充分對地區經濟水平、醫院管理經營水平、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設備性能、建筑技術等有所了解、掌握,科學地、創造性地建設醫院建筑,才能使醫院建筑邁進“現代化”。
上一篇:醫院裝修設計理念:以病人為中心 與醫療功能相適應
下一篇:符合實際需求 醫院建筑設計前期的“綠色”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