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分走了誰的“大蛋糕”
陶瓷行業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瓷磚產量101.8億平方米,下降0.5%。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尹虹在其陶瓷信息網的專欄文章中稱,普遍看法是2015年是瓷磚行業15年以來整體形勢最差的一年。他在文章中分析了2015年瓷磚業的產量、質量、銷售等情況后,又總結了2015年瓷磚行業的“倒閉潮”“環保風暴”“生產技術”“新標準”四個現象。他認為,瓷磚產業與我國經濟一樣,也進入了“新常態”。產能過剩、產量過剩、陶企倒閉等已經成為瓷磚產業“新常態”的特點,瓷磚產業洗牌重組的時代已經來到。
然而,雖然過去的一年中,陶瓷行業整體唱衰,但簡一卻獨樹一幟。2015年11月18日,簡一以2.99億元高價成功中標2016年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黃金時段;2016年3月10日,簡一宣布自2016年3月1日起在全國授權門店實行明碼標價;4月21日——23日,簡一接受了紐約時報、彭博新聞社、德國商報、NHK、埃菲社、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等30多家國內外媒體對其“創新”理念的采訪;同時,簡一提出今年將全面開展效果營銷,所謂的效果營銷就是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
2002年,廣東省佛山市簡一陶瓷有限公司創立,目前在全國30個省份、直轄市設有多家授權門店,產品外銷至意大利、法國等多個國家。李志林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簡一成立之初定下了三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的目標是生存,第二個任務是找準定位,把企業做強,第三個是尋找機會把企業做大。
簡一成立兩年后,于2004年推出了第一款產品五度空間石,之后的五年,又連續推出了四款新產品。2009年推出仿天然大理石的瓷磚產品后,簡一自此將戰略聚焦在大理石瓷磚上。
5月2日,業內人士林凡發表《“高時石材起訴簡一大理石瓷磚”你所不知的秘密》一文,文章中稱高時起訴簡一,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市場越來越艱難、越來越殘酷了。他認為,高時起訴簡一無論是代表其品牌還是整個石材行業,都說明一個本質——“日子難過”。林凡在文章中直言“你們這群仿石材的還來爭飯吃,不跟你死磕跟誰啊”。
5月9日,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胡飛在陶瓷信息網發表了《石材行業調查報告——石材的輝煌、迷失與未來》一文。文中直言近兩年來,石材行業把目光轉向了家居建材賣場,同時,大理石瓷磚也在近兩年開始火爆,這使得天然石材與大理石瓷磚在家裝市場中正面交鋒。大理石瓷磚沒有出現之前,中高檔的市場消費者大部分會選擇天然大理石,而現在大理石瓷磚占據了部分中高端市場。
關于“大蛋糕”被分一說,劉致墉稱是“劇情大反轉”。他說“之前有種說法,因為把石材企業描述成覬覦瓷磚行業‘大蛋糕’的侵入者,所以才有了高時對簡一的起訴。”劉致墉表示,高時認為天然石材和“仿大理石瓷磚”之間,不存在也不會有直接的競爭關系。他從兩個方面進一步做了分析。
一是從產品性質而言,天然大理石是大自然孕育而成,大理石瓷磚是工業化流水線生產,二者是兩種從產品性質、結構成分等方面而言完全不同的材料,唯一能扯上點關系的,可能就是看起來比較像而已。當然這種相似本身也是“仿大理石瓷磚”存在的唯一價值。
二是就客戶對象方面而言,天然大理石和“仿大理石瓷磚”的受眾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群體;天然大理石的主要受眾是對家居環境的環保性和安全性有著苛刻要求的群體,他們無法接受任何存在高輻射風險的建筑和裝修材料,而仿大理石瓷磚則面對的更多的是一些喜愛天然石材、但是在某些方面暫時不具備消費條件的客戶群體。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領域,不具備直接的競爭關系。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