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關還沒有過,前面的任務還很艱巨,要打開新局面,一個重要課題就是怎么構筑競爭性的市場體系。”在上周末召開的2013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三屆年會上,經濟學家吳敬璉強調,市場的靈魂在于競爭,任何失去競爭性的市場,只是一種貌似市場的假市場。
“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務就是構筑競爭性的市場體系。”在吳敬璉看來,現行體制仍不能稱作一個現代化的市場經濟制度。
“當前的體制存在三個短板,即市場沒有完全地形成;產權仍是模糊、不清晰的;缺乏競爭。”他說,對于前兩個短板,大家有共識,但對于第三點,人們往往忽視了競爭是市場的靈魂。
吳敬璉引用經濟學原理解釋稱,市場經濟之所以能夠有效地配置資源,同時可以兼容激勵機制,根本原因在于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能夠反映供求,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只有通過市場的自由競爭形成這個價格信號,才能夠實現市場所有有效的機制。
“我個人認為,沒有競爭的市場,比沒有市場更可怕。”
吳敬璉呼吁,企業家不要去尋求特殊的政策優惠,而應當努力爭取平等競爭的制度環境的建立。“任何在權力之下發生的交易,都將是其他形式的交易,而絕不是市場交易。”
他建議,要完善我國的市場體系就應當著力的進行以下一些改革:一是確立市場的產權制度基礎;二是放開各類產品和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三是要明晰市場的競爭規則;第四,反對壟斷,強化競爭;第五則是要實現司法公正和加強合規性監管。
每 日 精 彩 推 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