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當前較低的銷售收入抵扣較高的存貨成本,兩頭受擠壓,加上用工成本的價格黏性和一些行業的全產業鏈產能過剩,致使許多企業老總覺得如今的境況比2008年更加難熬。對此,政策著力點理該突出結構調整,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力爭在經濟低谷中為下一輪發展夯實基礎。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 張茉楠
張茉楠: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
隨著時序步入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和企業業績半年報的大幕本周陸續拉開。相比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現在大家更擔心的是,作為微觀主體的企業利潤的大幅下滑,有的行業甚至已出現了全面虧損。難怪許多企業覺得如今的境況比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發作時更加難熬。用有些企業老總的話來講就是:“那個時候,企業是一下子倒掉,現在是在慢慢煎熬,好像溫水煮青蛙”。
企業的這種煎熬之感,在已經披露的部分數據上的確得到了印證。今年1月至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4%,這是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連續4個月出現負增長,且跌幅較此前進一步擴大。就連一直以來以創造高額利潤著稱的國有企業局面也是一片吃緊。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8301.3億元,同比下降10.4%,環比下降11.8%。其中,央企累計實現利潤總額4351.6億元,同比下降12.9%。除去年12月由于年底賬務梳理而環比增長57.3%外,國有企業利潤已連續6個月環比下降。
再進一步地分析,今年前5個月國企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1.3%,但利潤卻同比下降10.4%。分行業來看,在四十一個工業大類行業中,二十六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十三個行業同比下降,一個行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一個行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和先行指標,而滬深上市公司呈現的也是令投資者憂慮的成績單。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共有99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按照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計算,有394家預計凈利潤將出現下滑,占比高達45.2%。
應該講,企業利潤增速的大幅下滑是與PPI持續下行趨勢相符合的,價格周期和利潤周期呈現出了同步性的特征。6月中國PPI同比下降2.1%,連續4個月出現負增長,這說明需求萎縮導致價格大跌的情況已經相當嚴重。可能有人會問,既然PPI持續下降,企業生產成本壓力減輕,原該有助于企業增加盈利才是,為什么經營情況反而會惡化呢?
造成這種現象,有三方面因素。
首先,這與企業的庫存有很大關系。當前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和生產資料是幾個月之前的存貨,那時成本下降的幅度并沒有現在這么大,價格相比也處于高位,這也就意味著當前較低的銷售收入用來抵扣較高的存貨成本,兩頭受到擠壓,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企業因此而陷入“三明治陷阱”。同時,由于后期需求不容樂觀,大部分企業對原料采購持謹慎態度,導致最終需求不旺,零售庫存對供應商庫存消化幅度有限,企業進一步補庫存的動力減退,可以預期的是,即便是補庫存也可能只是階段性的補庫存,難以進入補庫存的良性循環,而企業的利潤未來很難有大幅回升。
其次,是用工成本的價格黏性。勞動力市場存在較強、較普遍的工資黏性,特別在經濟下行時期工資下跌的速度要遠遠慢于經濟上升期工資上漲的速度。盡管今年以來企業工資上漲的勢頭已有所放緩,但由于價格黏性,用工成本仍是許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最重要的壓力之一。
最后,是一些行業出現了全產業鏈產能過剩的惡果。短期看,當前的產能過剩是上一輪經濟周期推動的擴張性投資的結果,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表現為嚴重的產能過剩。目前,我國制造業平均有近28%的產能閑置,35.5%的制造業企業產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以鋼鐵行業為例,由于2010年需求擴張,鋼鐵價格進入2011年后出現大幅反彈,國內粗鋼日均產量維持在200萬噸附近,產能持續擴張。然而今年以來,歐債危機反反復復,美國復蘇步伐遲遲疑疑,全球經濟再次同步放緩,需求急劇萎縮,與此相伴的是鋼鐵行業的全行業虧損。1月至5月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僅為25.33億元,同比下降竟高達94.26%;其中虧損企業虧損額117.49億元,虧損面達到32.5%。
事實上,從長期看,這都是因為企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缺乏市場競爭力。市場環境寬松的時候,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愿望和動力都不強,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增速下滑,需求疲軟,成本上升必然導致企業利潤大幅下滑,很多行業都面臨著全產業鏈的重大調整。
因此,對于當前企業利潤大幅下滑的困境,政策著力點絕對不是一味地放松貨幣或是再繼續擴大投資,而是應該突出結構調整,大力淘汰落后產能,促進行業結構調整優化和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力爭在經濟低谷中為下一輪發展夯實基礎。同時,要努力穩定日漸萎縮的市場需求,設法使行業的先進生產能力能夠生存。而對于企業而言,也需要“苦練內功”,在市場倒逼下,加快企業技術和產品結構轉型升級的步伐。
充滿激情的擴張總有盡頭,回歸常態增長年代的過程卻需要超級耐力,而轉型會更加痛苦,但熬過了這一關,就會迎來更加理性、健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