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 Chen:“創新設計”專題講座
知名設計師、AECOM中國室內建筑總經理
大家好!我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陳崢,是半路出家改行做設計的,今天很榮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幾年的設計經驗和設計心得。
87年,我上大學的時候,對專業的感念很模糊,也分不清大多數專業之前的區別。因為雖然我一心喜歡建筑,但我選擇了同濟大學的風景園林專業。之后,我順從自己內心的喜好,選擇了建筑行業,而風景園林專業這張文憑我似乎一天也沒有用到過。兩年之后,我到美國的學校進修,并取得了建筑系研究生的文憑。之后,我到AECOM工作,后來我從鳳凰城到洛杉磯,到荷蘭鹿特丹,然后又回國。
我在建筑行業從事了18年,逐漸地,我又對室內設計感興趣了,所以,我把中國地ABCOM的室內團隊建立起來,現在這個團隊有三十多人,這幾年,我們也做過一些項目。就在前年,我覺得徹底放棄建筑行業,轉向做室內設計。另外說一下,我覺得蠻有意思的是,最近又有不少媒體、機構邀請我做演講,無論對我自己,還是對我們公司的團隊來說,這種宣傳都是有益的。說實話從建筑轉到室內,我對室內的認識、理解以及感觸,我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在同濟大學帶過一段時間的課,所以我了解到同學們對創意設計比較感興趣,畢竟接下來大家要做的是一個設計競賽,評委通常會被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式等打動。那么什么叫創新設計?每個人、每個設計師對創新的理解都不同。今天,我從自己的經驗和角度,分享一些案例,介紹一下我個人對創新設計的理解。
我從事室內設計行業應該不超過10年,而且轉行的前期,做室內設計的時候,帶著玩的性質,真正定下心專一做室內做不到3年。時間雖短,但這期間我們做過的很多項目被刊登在不同的雜志上。
做建筑師的時候我覺得室內可能在建筑裝飾設計這以后食物鏈的最下面一層,因為建筑師把框架搭好,室內再進來裝修、設計,轉行的時候,我也因為這個原因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下定決定轉行。之后很多朋友碰到我會問:你現在在做裝修?說實話我聽到“裝修”這兩個字不是特別開心。什么是裝修?中國人喜歡拆字,先“裝”后“修”,這是這個行業真的很多問題,先裝后修,質量先裝后修,使用功能先裝后修。同行的行業,國外叫室內設計,我真的不明白我們為什么叫裝修、裝飾、裝璜。
我們真的在做一個很單純的室內裝修嗎?我覺得不是。那么我們這一行設計究竟該如何定義呢?我也查過詞典、網絡,結合自身的體會,我覺得設計其實是文化和情感的傳遞,這個文化包含很多方面,打個比方,做這間禮堂的設計,它的文化就是哈建工大的文化,客戶的文化,哈工大的歷史,同時還要考慮學生對哈工大的感情,設計師對這個空間的感情……如何傳遞,如何實現?這就是設計師需要做的。一張圖好不好玩,好不好看,跟設計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蘋果做iPhone,先要做研發才會有創新。創新不是憑空而來的,好的創新要接地氣,必須研發,研究和發現問題的本質。針對室內設計而言,需要研究室內所在的載體,建筑本身有什么問題,有什么樣的挑戰,有什么樣的優勢?發現每個項目需要解決的問題,能給業主滿意答復的事物,這樣才能做到返璞歸真。
一直以來,我很喜歡這個詞“本”,室內設計的“本”其實有兩點,一個是它的載體,建筑。剛才老師也講了,這邊的室內專業屬于建筑系,這點和跟同濟大學很像,現在的同濟大學的建筑系也有一個室內班,這個班的學生前兩年學建筑構造。剛才問一個二年級的同學,你們有空間構造課嗎?他說不上。其實這是室內設計的基礎知識,從事室內行業的人必須懂室內的載體,懂建筑,懂客戶、終端使用者的需求、審美等,一個開發商蓋了房子并不是給自己的用的,這才是真正的設計,基于此而產生的特色設計才是真正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