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兆寬:大賽的主題和意義
深圳市中裝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
每年每一站宣講活動中,都需要介紹一下大賽的情況。在這之前,我先分享一個小故事。這周六,這周六,我到首屆“中裝杯”大賽一個宣講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簡稱南藝)講課,我是南藝的客座教授。當時正好他們做壁設,就邀請我去剪彩,我特別高興。南藝今年獲獎的壁設作品中優秀的全是去年“中裝杯”大賽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獲獎作品,他們拍了好多小片,這里沒有,我就不放了。
今天的宣講中,我主要介紹四點。
第一點,大賽的特點。像哈爾濱工大建筑學院這樣知名學校的學生可能一年參加的環境設計大賽無數,可能有十幾種之多,6+1、9+1、金堂獎、筑巢獎、艾特獎等,各式各樣的比賽。那么“中裝杯”大賽有什么特點?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中裝杯”大賽是最接地氣的。為什么這么說?首先,主辦單位是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率屬住建部的官方協會。官方性、正宗性毋庸置疑。其次,這個協會的核心資源是中國建筑裝飾企業。我估算,全中國有十幾萬家建筑裝飾企業,包括家裝、工裝,其中家裝大概90萬家,工裝大概有5、6萬家。這些企業是建筑裝飾行業的“落地”企業。第三,大賽的組委會、導師團成員由建筑裝飾企業的總經理、、業主、建筑裝飾企業的設計院的院長組成,導師團基本上是建筑裝飾企業的院長、設計師、總設計師。第四,大賽為所有獲獎者提供工作,這點最厲害。像去年在在清華、天美、南藝、山東建大、深圳大學,包括今天在這里做宣講活動,所涉及大學沒有一個拒絕作主辦地,為什么?第二屆“中裝杯”大賽在廣州美院啟動,29號是在西安建大,5號在鄭州輕工,6號在湖北美院,10號在川美,11號在中南,我們的閉幕禮是在北京服裝學院。這個活動為什么得到這么多院校的支持,因為這個活動最接地氣。
第二,“中裝杯”大賽是基于什么?我在企業主管設計很多年,管過很多幾百人的大型設計院,這些設計院的設計產值都是幾個億。我每年都會招聘大量的畢業生,我就發現一個問題:大學生尤其是環境設計專業的大學生的個人技能與企業人才需求完全不匹配,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文不對板,學不致用。建筑設計專業學生一到建筑公司,會很快將所學用到工作上,而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卻不是這樣。為什么這么說?現在這個學科一級專業叫環境設計,但是在國外是不這么叫的,叫“室內設計”。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也將這個專業統稱了“室內設計”,據說“室內設計”是這個專業到我們之后最早的名稱,現在有的學校將這個專業叫做“室內設計”。有的學校將這個專業叫做“環境藝術設計”,據說兩年前“藝術”兩個字被教育部干掉了,沒有“藝術”了,就叫環境設計。那到了企業之后,又叫什么呢?——建筑裝飾設計。
建筑裝飾設計實際上是與企業的定位配套的,比如企業要投標,或許在場的各位畢業參加工作之后,會參與到投標環節。投標之時,企業要設立資質——建筑裝飾專項設計甲級,如果您說“環境設計專項*級”,那么我告訴你,行業里沒有這個名字,倒是有另外的叫法,比如裝飾裝潢。我們知道,這個專業有很多叫法。通過和學校對接,企業找到三類專業人才。這不是一座學校能夠培養的,比如第一類學校,美術學院,最古老的八大美院環境建筑系。第二類學校就是建筑大學的環境設計系,還有一類,如輕工學院,過去叫中央工業美院,現在叫清華美院,原來都是輕工系統的,比如大連輕工,無錫輕工,鄭州輕工。
學生到我們這里來,一個學校里出來的學生滿足不了我們所有的用人需求,比如美術學院的學生,他們的特點就是他們做方案比較好,因為他是畫畫出身,有文化底蘊,能夠理解到方案的理念。而建筑學校學生的特點就是比較嚴格,施工圖做得比較好。去年,我和北建大的楊林教授做過探討,這里的學生入進入這個學校之前極少數是學繪畫的,很大一部分是以工科,理科入學的,大學最開始的兩年還要學習建筑學、結構等公共課。那么這類學校的弱勢很明顯,學生的專業技能普遍不夠硬。這一透露了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企業比較傾向于選擇建筑學校里學習環藝的人。也正是學校教育體系和企業用人理念的不對等,我們要進行這樣的一個大賽,促使學校教育和企業的需求緊密結合。這就是“中裝杯”大賽的第二個特點。從今天來的嘉賓就可以看出來,比如我是大型公裝設計院負責人,王總是上海嘉春的設計負責人,趙總是中裝公司負責人力資源的……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或者大家比較關心就業,就像中裝西安設計院院長孫平告訴各位,作為中裝公司全國幾十個分院之一的西安設計院,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第三,畢業分配。過去你們可能會忽視這個問題,我希望你們從今以后不要再忽視這個問題。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畢業之后一般會被分配到某某設計公司,某某工作室,一些合伙制的企業,名頭都很響亮,這些都是很好的出路。但是同學們往往會忽視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建筑裝飾企業,一般情況下,環境設計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獨立的設計公司,一種是設計施工一體化的企業。說起建筑裝飾企業,同學們的印象就是農民工,包工頭,這樣讓人不屑的崗位和稱呼,有的甚至覺得其中包含可蒙拐騙的成分。但事實上,完全不是你們腦海中的樣子,金螳螂,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現有員工數量為3000人,擁有一棟5萬平方米全裝修的、名字為“雙子座”的辦公樓。這個行業還有一個上市公司——廣田股份,廣田在深圳擁有一個10萬平方米的設計樓,預計容納1萬名室內設計師。現在行業里最優秀的設計工程70%-80%都是由裝飾公司的設計院完成的。3年前我帶領的設計公司創造了一項單項設計費8千萬的項目……現在這些公司都在大量招兵買馬,比如說我們公司在深圳有一個3300平方米的設計分院,我覺得這已經是很牛的事情了,但是被告知在深圳有20個設計院的面積都超過了5000平方米。所以說,室內設計相關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像這樣的公司應該是不容忽視的就業去處。在此,我也呼吁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領導,整體推動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這是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要做的事,同學們也應該積極參與其中,貢獻個人的力量。實際上哈建大已經做得很好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第三家上市公司——洪濤裝飾的40多個高管在此取得研究生學位。
所以說,我更加歡迎哈建大的學生進入我們公司,進入建筑裝飾企業,因為這里的學生是多面手,綜合能力強。做設計好,施工圖做得也好。其實我們更在乎施工圖,行業內有一句話,叫做“得施工圖者得天下”,誰不會畫畫,一個人一個晚上能畫出100張設計圖,但畫施工圖的話,誰敢說一個晚上能畫這么多。這也說明了建筑學院比美術學院有優勢的地方。我與北建大的楊明(音)主任做過交流,他跟我講,學生前兩年學基礎課,包括建筑學結構等,然后可以考一級注冊建筑師,這對于美術學院的學生而言是不可能的。而且,還有一個更明顯的優勢,將來建筑學院畢業生進入企業之后,職業發展不僅限于專業方向,還可以做高管。金螳螂有60—70%的項目經理是學建筑設計畢業的,包括金螳螂董事長倪林,他是蘇州科技大學畢業建筑系畢業的。這也是為什么我說哈建大這類學校的學生最有前途的原因。希望大家明白到裝飾公司做項目經理,要懂設計,這是項目經理需要具備的最基礎的知識。
最后希望大家能夠積極參與“中裝杯”大賽,爭取獲得好成績,我們今年9月份在北京國際設計周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