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個你們拍照沒有問題,下面這個項目我們跟業主簽了保密協議。
這個是重塑空間。這個話我也只能關在房間里講,我聽說近年五星級酒店的設計量越來越少了,私人會所攀升了,畢竟越來越多的公司條件好之后,會做私人會所,另外再酒店招待客人,怕引起這樣那么的誤會。
這是我們在北京設計的一個高檔會所,在這里不能說會所的名稱,希望大家能夠諒解這點。
這是一棟9層高的辦公樓,樓面面積只有500平方米,業主要求也做成京城奢華的會所。在北京8000平方米的會所,10000平方米的會所有很多,有的是現代建筑,有的是四合院。這個項目怎么和其他項目比奢華。對有錢人來講,銀行存款多一個0,少一個0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
這個辦公樓改建成會所,我們花很大的精力,想辦法創造一些獨特的體驗,這樣才能創新。這個9層的辦公樓,不是按照通常意義劃分的,一層基本基本看不到入口,入口位于地下室。
這個項目的業主很愛游泳,一定要在9樓設計一個游泳池,9樓最高,掀掉丁,自然光可以照射下來。我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賣點,所以做了很多研究。
對于老板來說做奢華的話,錢已經不是問題了,我們可以放開膽子做。奢華,不代表刷金貼銀,貼鉆石,做空間造景。會所和酒店有很大的區別,酒店是對外開放的,最好窗簾都打開,人們知道酒店里有什么,而會所需要私密性,客人來了之后,窗子需要全關上。最后,我們將游泳池設在7樓,敲掉8樓、9樓的樓板,這個游泳3層高,池里1.8米的水,加上結構和一些設備,差不多2.4米。這也說明6樓這個樓面不好用,我們又把這個樓板敲掉,5樓有一個花園空間,還有會所的入口。
有了空間就好做事情。老板帶人從VIP電梯一出來,就看到一個瀑布,7樓是健身、SPA,8樓住宿。尊貴客人來的話,7、8、9,電梯一封,在這里享受所有的服務。這不是一般賓館能做到的。我當時開玩笑,可以在8樓和游泳池之間設置一個滑梯,早上起來直接就可以滑下來游泳了。
剛才我講到了,6樓樓面有一半不能用,降到了5樓,6樓的兩邊做成了客房,傳統的客房景是往外看的,會所客人來窗簾要關上,造景。傳統窗是這么平的,客人站在6樓看下去的是下面5樓一層半的大堂,不大,真的不大。這樣所有的特點就設計出來了。我們特意使用了用了三四十年代的線條藝術,其實有一點點八寶麗的感覺。我跟客戶開玩笑,買一套八寶麗的床品放上去,就是一套八寶麗的套房了,頗具奢華感。
這是5樓入口的大堂,這是一層半的空間?,F在的投影技術是很方便,在下面用投影投上去,只要把窗一關,自然光一關,室內的光可以玩得很瘋狂。白天進來,你可以看到星星、月亮在下面,或者是可以看到晚霞,包括室內的光環境都可以做變化。
這是一對一的餐廳,后面是卡拉OK等,這是老板的辦公室,這里也很有設計特色。今天不講這么多了。這個項目的設計在于對空間重新理解之后再抓住特點做出調整,這樣也突破常規,做出有創意的東西。這個項目的奢華在于對空間的感覺和體驗,而不在于用奢華的材料和BIB的沙等昂貴家具陳設。雖然一定程度上將,這些陳設對有錢人來講,都是創造奢華的基本元素,但是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做到的是如何提高這種設計。
最后我講一下企業文化。這是我們做的聯合利華辦公樓設計項目,這個項目有好幾棟樓,位于虹橋的一個園區,已經蓋了六七年了,一是室內設計有點過時,要重新裝修;二是聯合利華在推新的辦公理念。
現在的辦公理念不再是一人一位,特別在大城市,通訊這么繁華,上班族特別是我一周可能有兩三天在外面跑,開會、出差,五花八門的事情都有,或者在辦公室的某個角落跟團隊開會、討論設計。越是大城市租金越貴,而且公司一直發展,有沒有必要一人一位已經成為很大很大的問號。聯合利華的負責人覺得應該每1.2個人一個位子。
一人一位打亂了以后,省下來的0.2的位子干嗎用?做交流空間。現在上班的都是年輕人,年輕人上班帶著耳機,兩耳不聞窗外事,只是在自己做自己的事。要知道公司的文化很重要,大家要溝通,要交流,公司文化才能滲透,年輕人才愿意呆在公司,才會有歸屬感,人員流動就少,人員流動一少,公司的培訓費用就會少,公司的成本會下降,員工整體的創造力會提高等等都有形成良性的效應。
結合他們公司的理念和相關要求,不同的空間之間,固定的工位、非固定的工位、前臺,我們給整理出來,像蜂巢一樣一點一點展出去。這是平面,在做設計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得出來,像這樣會議區、活動區域穿插在當中,感覺豐富多彩。我們的設計不僅給他們創造一個很舒適的環境,還要把公司文化更好地表達出來,讓員工逐漸能夠接受,并能夠順應公司的要求,改變工作方式。
這是大堂。我們和這個公司有保密協議,像3萬多平方米的蘋果上海辦公室這類的項目,連照片都不能向其他人展示。
傳統的大窗進來就是“聯合利華”幾個大字,如果進入聯合利華園區,大堂這個Logo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你知道自己來聯合利華了,Logo可以放到一邊了。聯合利華給我們印象很深刻,這是賣家化產品的,傳統的家化產品就是24小時便利店,進去一排的柜子,有“關東煮”的味道,什么東西都有,放一些報紙雜志,聯合利華的家化也不貴,一瓶洗發水二三十……怎么體現聯合利華的形象。我們可以在前排最重要的地方做一個店鋪,目的是給內部員工提供一種福利,員工在這里員工買東西可以便宜。我們開玩笑說要把這個店鋪做得像香奈兒店,很白、很漂亮、很高端,雖然里面賣的產品不是很高端,它比Logo還重要,這是產品,是公司的靈魂所在。
再進來是聯合利華大道,我剛才說了,已經不再是一人一位了,有很多討論空間,這個空間很多時候坐可以兩個人。
我今天第一次來哈爾濱,我們到三樓休息室的時候,看到陽臺,看到窗,一排一排的桌子,走道特別大,靠窗有幾排桌子。就這種感覺,不需要關起門,大家可以坐在那兒喝個咖啡,聊個天,打個牌,什么都可以。在這兒就是,前臺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前臺,而是客人可以休息、聊天的場所,這里還有電話亭。
聯合利華這邊原來是一個很大的樓梯,黑乎乎的,我當時看了之后第一感覺是這個樓梯必須砸掉,要把公司的文化更好地表達出來。在后面原來是網球場的2層空間,做了一個巨大的樓梯,各層的員工交流非常少,這個樓梯的功能不僅是供人行走,也讓員工行走之時有了交流的可能性。
在大會議室頂部掛了一盞燈燭,可以打開的窗,兩邊兩塊巨大的幕下來,老板拿個話筒,這個空間可以容納600人。很多大公司沒有專門的舉辦活動的空間,這種空間一年只用幾次。所有這種空間都是用于公司文化交流的多功能空間。一般多功能廳只是一個房價,可以用可分可合的板隔開來,但現在里面會更多更豐富的功能,甚至剛才那個樓梯的邊上賣綠豆紅茶、乒乓球臺的空間,這是老板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