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地板”、“紙板門”、福州訴訟風波,萬科地產在2012年仿佛走入了爭議的漩渦,近日重慶萬科錦程再度曝出“鞋柜門”,接踵而至的質量和誠信質疑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眼球。中國證券報記者赴重慶采訪發現,維權業主關注的焦點已經從最初的“鞋柜”,擴大到了建筑合同和甲醛超標等問題。
一份由萬科擬定的附件合同注明:“電梯間、走廊及樓梯間墻面以磚為主”,而萬科錦程交付房屋的走廊墻面多為涂料。面對存在“硬傷”的合同,萬科(重慶)房地產有限公司負責人解釋說:“措辭不合適”。
消失的通高鞋柜
2010年年末,雷先生在重慶市渝中區渝中路購買了一套萬科錦程精裝修兩居室。等待了一年多之后,在2012年6月接到了收房通知,然而當他滿心期待的推開房門的時候,卻驚訝地發現印象中的通高鞋柜消失了。
“買房的時候,萬科錦程只有A、B戶型的樣板間,售樓員介紹說B戶型和C戶型的格局是一樣的,只是大門打開的方向有區別。在比較了價格之后,我定了一套18號樓的C戶型兩居室”,提起當初買房的場景,雷先生直呼上當,“收房的時候,我才知道兩個戶型的玄關差別很大,通高鞋柜變成了一個只有1.1米高的活動鞋柜。”
在接觸了幾名業主之后,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業主的不滿并不在于兩個鞋柜的價值。18號樓業主王小姐解釋說,購房時對于空間的利用十分看重,C戶型套內面積為58平米左右,屬于緊湊的小兩居。B戶型通高鞋柜嵌在大門后面的墻中,大家十分認可這一設計。但是,C戶型卻是在餐廳位置擺放活動鞋柜,既不美觀,也占用了本來就不大的空間。
那么到底在當初銷售過程中,售樓員是否詳細解釋了兩種戶型的區別呢?萬科(重慶)房地產有限公司經理王延軍表示,開發商不可能每個戶型都做一個樣板間,由于格局類似,存在部分售樓員參照B戶型樣板間向客戶介紹C戶型的情況。
對于沸沸揚揚的“鞋柜門”,王延軍直言當初沒有料到。針對業主的誤解,他用三個“沒有”做了解釋:“對于兩個戶型的差別,我們沒有特別關注過,沒有想到客戶如此看重,也就沒有在銷售過程中刻意提示。我們的問題在于,合同約定不清楚,柜子的高度沒有進行標注。”
幾位還是幾十位
在萬科錦程銷售中心的會客室里,重慶萬科營銷策劃部工作人員遞給中國證券報記者一份《關于近期幾位業主對重慶萬科錦程項目裝修質量等有關問題質疑的情況說明》,這已經是“鞋柜門”曝光以來,重慶萬科發布的第三份說明。資料顯示:“20余戶投訴業主中絕大部分同意選擇其中一種方案,并均與我司簽訂了補充協議。目前只有幾位業主不認同……”
重慶萬科負責人也介紹,目前萬科錦程的風波已經基本得到妥善的處理,拒絕收房的業主只有5位,主要是提出的補償金額不合理,例如要求退還全部裝修款等。然而,7月18日陸續有許多業主趕到緊鄰萬科錦程的萬科中心項目門前,他們是來為業主發起的甲醛檢測進行捐款的。中國證券報記者詢問得知,僅網絡上維權業主中,就有約50位業主尚未收房,其中多數為C戶型業主。
一方說“鞋柜門”基本塵埃落定,一方是維權如火如荼,拒絕收房的業主到底是幾位還是幾十位呢?
王延軍介紹,錦程的一期精修房共計1422套,在集中交付期間,到訪業主1091戶,截至目前已交付1078戶,收房率屬于相當高的。其中,C戶型408戶,拒絕收房的有5戶。針對質疑,王延軍解釋說:“我們統計的是到訪業主的拒絕收房情況,到訪是指業主收到入伙通知書后,來錦程登記履行收房手續。對于收房時未持有或拒絕提供入伙通知書的業主,我們沒有納入到統計數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