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大建筑公司參與投標勾結官員排擠競爭對手
瓷磚店老板
攬下近億元國道工程
找特級資質的建筑公司“掛靠”,找當地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的領導說情,一個在建材市場里開個體商店賣瓷磚的小老板,竟然承攬下了110國道改建的部分工程,涉及資金近億元。
記者日前從延慶檢察院獲悉,收受賄賂為其“開路”的延慶縣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主任侯某,因受賄罪、貪污罪獲刑15年,瓷磚店老板因行賄罪獲緩刑。
據悉,這是北京市司法機關近年來在建筑招投標領域所查處的一起腐敗大案。
盯上肥肉
“走捷徑”包大工程順利中標
李軍(化名)今年不到50歲,家在延慶縣某農村,曾在建筑隊干過活,還開過出租車。從2000年起,他開始干裝修,主要是做防水。
2007年7月,李軍花2萬元在工商局注冊了個體執照,在延慶縣的石河營建材城租了個門臉,開了一家綜合商店,以賣瓷磚為主。
2008年初,李軍聽說110國道姜家臺服務區工程在招標。姜家臺服務區位于延慶縣姜家臺村附近,離李軍的小店只有5公里遠,過去一趟很方便。李軍動了心思。
這次投標工程的總建筑面積5600平方米,初定工程造價為2600萬余元。
盡管李軍沒有建筑公司,更談不上資質,甚至連招投標到底是什么樣的程序都不太明白,但他還是想把工程攬下來。
李軍懂得“走捷徑”。他找了干了很多年建筑的“能人”張華(化名)和時任延慶縣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的侯某,讓他們“兩頭想辦法”。
李軍說,張華一直為他跑投標的事,招標辦主任侯某也答應照顧他。再后來,他就中標了。他只知道自己用的是華北建設集團的名義,具體怎么“中標”的,他自己并不清楚。
中標內幕
找人“圍標”給官員塞紙條
投標過程中,張華找人幫李軍“圍標”。所謂“圍標”,是指同一人以多家公司的名義同時投標,以提高中標率。
張華在建筑行業有很多鐵哥們兒,他為李軍找了4家建筑公司,其中3家是特級資質,1家是一級資質,4家當中包括2家“中字頭”。
延慶縣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縣內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的監督管理,杜絕有異議的定標結果,做好跟蹤管理工作,依法檢查和處罰違反招投標法規的行為。作為辦公室主任的侯某,給李軍幫了更大的忙。
侯某被抓后交代,報名結束后,經過統計報名的建筑公司有五六十家。
張華專程和侯某見面,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有給李軍當“托兒”的公司的全部名稱,希望侯某在資格預審的時候照顧一下。
內情揭秘
“圍標太常見了。我知道的最牛的一例,那人找了27家單位幫忙圍標,經過資格預審入圍19家。”在北京某建筑公司工作10年的王力(化名)說。
王力,35歲,對建筑領域內的各種內幕極為了解。記者請他為這起本市少見的建筑招投標腐敗案做了深入解讀。
“你想吧,27家單位,你一家一家地動員人家幫忙,多大的工作量!”王力說,他現在一提起招投標就頭疼,就是因為不圍標不行,但圍標又太耗費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