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副院長楊洛渝:給醫院工程建造的建議
來源: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 時間:2015-04-28 10:58:4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醫院基建工程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如何抓好工程建設涉及到項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楊洛渝作為多年從事醫院基建工作的專家,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很多實際經驗。
解決擁堵的措施
醫院交通擁堵、停車難,已為社會所知。現在一些醫院針對院內交通的解決一般是在院內設法開拓一些地方提供停車位,來緩解停車難的問題。楊洛渝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1.整合交通流向
解放軍總醫院,院內各處露天停車位有1200多個,院內文化廣場設有停車場,新建的外科大樓地下有停車場。在醫院西邊的五棵松橋下,醫院也有停車場。盡管如此,醫院的正北大門仍因車輛多而造成擁堵。究其原因是多數患者和家屬都從該門進入。其實,醫院除正北門外還有3個門可以進入。
整合院內交通流向,我們科學規劃布局,實現智能管理交通。
一是東西聯通。醫院在規劃上準備院內東西貫通,即東西兩邊有外環,滿足南北走向,院區正中要有一個主干道,橫向打通兩個或三個橫向點,這樣基本保證北面、西面、南面有出口。
二是合理規劃北門布局。現在的北門是兩進兩出的格局,還可考慮把北門再擴大些,拆掉一些房屋,改成八進或十二進,讓所有的進院車輛通過智能化控制調度,從醫院的北門進,大西門、小西門、小北門、南門出。
三是交通流向管理智能化。即引進道路車輛智能化管理系統和標識導向系統,在北門入口處和院內各個路口處設立大屏幕,顯示全院各個停車位停車狀況和各條道路車輛流量,以便各個門口保安和停車位車輛管理員及時疏導。
2.利用周邊資源
與總醫院一路之隔的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有2500個停車位備。通過醫院導向標識系統把開車來的就醫者引導過去,再通過擺渡車把他們接送到醫院里來。雖然醫院還準備再建一些停車庫,但大量車輛還是要通過周邊的社會資源來分流。”
人性化的細節設計
解放軍總醫院在建筑細部的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在設計布局時,大的方面要考慮,患者來醫院后,如何停車和下車方便,如何看門診方便,如何從門診走到檢查檢
驗科室方便,以及如何從門診到住院方便。小的方面,要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各個細節設計,如衛生間的門要向外開,因為患者暈倒時,護士可以把門向外拉開來救護患者;患者坐在馬桶上,感覺不舒服,可以方便地按到一個緊急按鈕,這樣護士可以及時趕到。
醫院腫瘤大樓的層流病房從患者治療、休養的舒適性和隱私性的需求考慮,首次在每間病房配套設置了千級凈化的衛生間。外科大樓的呼叫對講系統,實現護士站與各病房雙向呼叫、對講。在相關位置及科室設置了呼叫按鈕,在護士站和病房走廊設呼叫顯示屏,顯示發出呼叫的病床號。
對建筑師的要求
醫院建筑與其他建筑最大的不同,就是內部醫療空間要符合醫療流程。在建造醫院大樓時,院方和建筑師要及時溝通,特別在人性化設計細部時,建筑師要感同身受地理解就醫者、住院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各種需求。
給院長們的建議
1.規劃穩定可持續
醫院要制定自己的長遠規劃,并在規劃的指導下進行新建和改擴建,而不要隨意建造,這樣才有益于醫院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2.有限資金有效用
在建樓時,要學會統籌兼顧,抓主要矛盾,把有限資金有效運用。
3.節能減排不可少
醫院是個能耗 “大戶”,院長們應盡可能在建筑材料和設備上采用節能的材料和產品,從而使醫院各項硬件的成本降到最低。如解放軍醫院外科大樓的空調冰蓄冷設備,每個夏季可節省電費約69萬元,4年收回投入經費;通風空調排風余熱回收裝置,將排風中60%以上的冷熱量轉換給新風加以利用,每年節省冷熱源費約30萬元,4年收回該設備的全部投入。
上一篇:廖軍:打造全方位的醫院生態系統 推動醫院可持續發展
下一篇:北京建筑大學教授格倫:六點解決醫院前期策劃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