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要求,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要緊扣“三個新”,切實做到“三個著力”,強調,重點抓好全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大力發展租賃住房等八個方面的工作。
圖片 據了解,2020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擔當作為,攻堅克難,住房和城鄉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2020年1-11月,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206.9萬套,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7萬個,惠及居民近725萬戶;地級及以上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6%;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平均覆蓋率達86.6%;全國2341.6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已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
會議要求,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要緊扣“三個新”,切實做到“三個著力”。
一是緊扣進入新發展階段,著力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實現新的更大發展。深刻認識和把握住房和城鄉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統籌謀劃和推進“十四五”時期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方式轉變。住房和城鄉建設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和主要戰場。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城鄉建設和城市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把生態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創新,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全過程和各方面。
三是緊扣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發揮住房和城鄉建設的重要支點作用。積極發展住房新供給,加快推進“新城建”,打造居住社區消費新平臺,建設現代宜居新農房,發展智能建造新產業,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強調,2021年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切實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完善城市空間結構,構建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為主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建設完整居住社區,推動物業企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服務業。深入開展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工作。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統籌推進城市內澇治理,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二是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三是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加強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加快補齊租賃住房短板,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別是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加快構建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建立健全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和管理機制。
四是加大城市治理力度。加快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推進城市治理“一網統管”。完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評價體系,加強城市網格化管理,推動城市管理進社區。繼續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開展市容市貌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加強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
五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面開展鄉村建設評價工作。推廣裝配式鋼結構等農房建設方式。以推廣水沖式廁所為重點。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探索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機制。繼續推進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健全農房建設標準和建設管理制度。加大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力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
六是加快發展“中國建造”,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建設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完善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大力推廣鋼結構建筑。深入實施綠色建筑創建行動。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持續開展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整治。
七是加強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全面實施城市體檢評估機制。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城管執法隊伍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加快完善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法規標準體系。
八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強化政治機關意識教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大干部隊伍建設力度,切實提高廣大干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