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是杭州市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在構筑國際大都市,建設美麗新天堂,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讓人們生活更幸福的進程中,建筑業發揮了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站在“后峰會、前亞運”的關鍵期,杭州市建委將繼續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城市工作會議、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市委十二屆二次會議精神和國務院建筑業發展改革文件精神,與各區、縣(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一起,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為推進杭州城市國際化,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再立新功、再創輝煌。
成果 稅收近百億 就業規模超120萬
2016年,全市建筑業完成總產值4995.58億元,同比增長4.74%,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占全省建筑業總產值比重達16.43%,居全國省會級城市第二,全國地級市第四、全省第二。2017年上半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199.60億元,同比增長8.02%。
2016年,全市建筑業上繳稅收91.25億元。其中,浙江三建、浙江國泰、浙江中南等3家企業上繳稅收超億元。2017年上半年,上繳稅收51.13億元。
從業人員超百萬。2016年,全市建筑業平均從業人員達到123.74萬人,就業繼續保持高位。
2016年以來,先后有4家企業晉升特級,特級資質企業數增至13家,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產值超百億建筑企業4家,分別是浙江建工(280.04億元)、浙江國泰(175.71億元)、浙江中南(140.37億元)和浙江昆侖(103.34億元)。超20億元的建筑企業達45家,占全產業總產值比重達52.38%,同比提高1.42個百分點。同時,我市有11家建筑企業入選中國企業500強或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家企業入選“中國承包商80強”,6家企業入選“中國建筑業競爭力200強”,1家企業入選“中國建筑業成長性200強”。
建筑質量管理業績喜人。我市建筑企業承建或參建的9個工程項目榮獲2016-2017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第一批),在本市有2個工程項目獲得魯班獎。15個工程項目榮獲2016-2017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其中,1個工程項目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1個工程項目獲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41個工程項目榮獲浙江省建設工程錢江杯獎,117個工程項目榮獲杭州市建設工程“西湖杯”,為杭州市獲得“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稱號做出了重要貢獻。
安全文明施工持續推進。我市建筑企業承建的72個工程項目榮獲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工地,314個工程項目榮獲杭州市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標準化樣板工地,為保障G20峰會順利召開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2016年,我市建筑業境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5.45億美元,實現境外營業收入19.18億美元,同比增長8.92%,工程項目分布43個國家和地區,7家龍頭企業營業額均超過1億美元。2017年上半年,實現境外營業收入10.35億美元,同比增長80%。浙江建投、浙江交工入選“ENR國際承包商250強”。
推進 踐行綠色理念 裝配式建筑快速推進
積極踐行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杭州市建委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通過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對建筑全產業鏈進行更新、升級和改造,實現建筑生產方式根本轉變和科技進步,實現環境友好、節能減排和質量提升。目前,杭州已申報國家“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并完成評審。
2016年,我市實施裝配式建筑項目84個,建筑面積206萬平方米,超額完成省對市目標考核。其中,3個工程項目被住建部評為2016年科學技術項目計劃裝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項目。2017年1-3季度,我市實施裝配式建筑項目54個,已開工建筑面積185.86萬平方米。
杭州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群基本形成。目前,我市有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生產基地9個,可以實現鋼結構建筑年設計產能約1870萬平方米,PC建筑年產能約1000萬平方米。其中,4個生產基地和6個工程項目列入浙江省新型建筑工業化“1010”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此外,7個裝飾部品部件生產基地被評為首批“浙江省建筑裝飾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全省共有15個)。擁有浙建集團、東南網架、杭蕭鋼構、中國聯合、省建筑設計院等一批龍頭企業,形成了集開發、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裝配式建筑上下游產業鏈群。裝配式建筑生產和設計能力全省領先,居全國前列,特別是鋼結構體系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全國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