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兩個行動計劃曾同時出現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引發多個行業的深度關注。而在1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兩大戰略首度聯袂亮相,“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就此出爐。
會議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對促進制造業升級等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引導企業適應和引領市場,在“中國制造+互聯網”上盡快取得突破,實現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在地方爭先布局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此次常務會議再次為地方定調并明確思路。
在具體舉措上,首先要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抓手,加快構筑自動控制與感知技術、工業云與智能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等制造業新基礎,培育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
其次,要抓緊發布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質量品牌提升等11個配套實施指南、行動計劃或專項規劃。促進大中小企業等多方協同,加快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
第三,要完善加計扣除等政策,適當加大財政投入,設立“中國制造2025”專項資金,啟動一批重大標志性項目和技改工程。
另外還要加強標準建設,面向市場多樣化需求制造消費者和客戶需要的高質量中高端產品。最后,要加強國際交流,深化中外制造業創新合作。
從2015年下半年到目前地方兩會,各地陸續攤出智能制造園區、智能工廠的規模目標,新一輪中國制造正在智能制造上發力。
對于建筑業與房地產業來說,制造業的轉型和發展也必將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除了必然要新建一批的基礎設施和相關項目外,如今,建筑業朝著建筑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也已經成為普遍趨勢,BIM、大數據、云平臺的建立已成為行業關注焦點。不少房企也將兩大戰略視為智能家居、產業地產發展的契機。比如萬科、綠地等大型房企就計劃加大對產業地產的投入,并通過與互聯網+的緊密結合,以期帶動整個企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