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火爆讓主持人覺得自己應該“結束話題,找個地方游泳去”,不過他還是表示,希望這個舞臺使勁地斗,不過需要守規矩。
臺下有人建議,與會嘉賓每人一句,座談會可以休矣。
主持人接受這一建議,接著是按例先講一番自己的故事,“我心目中的智能化生活,你們想聽嗎?”講著講著又講到了智能家居產品上,“最近,我在廈門看到一家能把室內灰塵排放到室外的智能產品,據他們說,該產品是國內首創,其實,在國外20年前就有了!”話音未落,視聲電子副總經理李利青立即發聲:“林老師,你說的是我們家產品。我認為你應該深入了解下傳感器跟設備的聯動是如何實現的,你才會發現我們家產品的價值。”
座談會繼續,“最后一句話”環節,正式開篇。
這輪話題,尤月林首個發言,“今天的目的沒有達到。我們的活動叫融合峰會,但我們今天更多的卻是強調產品,我覺得不對!智能家居的產品和技術,中國真不缺,缺的是怎么運用和推廣。
智裝發展10多年,比智能手機的時間長,卻至今沒有市場,這應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出在什么地方?我認為智裝要關注這幾個要素,第一個是政府。如果政府不鼓勵、不推廣,不從文化層面解決一些問題,智裝今后發展還是很難做的。其次還有生產商、服務商、應用商、設計師等智能家居相關聯的幾個要素。
智能家居發展滯后,涉及產品、品牌、生活方式和文化等層面。我覺得智能家居目前仍停留在產品層面,遠遠談不上生活方式和文化層面。”
接著,設計師劉浩林講了兩句話,第一句話認為家庭裝修是階段性的消費,從這個角度看,智能家居和手機易耗品沒有可比性。第二句話是主張智能家居的必要性因人而異。
智能家居的大咖李書恒想到一句話,未來的智能家居產品就像用餐,讓客戶根據菜單各取所需,也可從各個角度加以完善產品功能和服務。
智能家居界的另一大咖夏衛華似乎從“舉案齊眉”中獲得“孟光式”的覺悟,“智能家居行業有三宗原罪。原罪一,智能家居一開始就不是沖智能家居而來,而是沖著賺錢而來的。原宗二,一幫智能家居技術范,以自以為是的心態和讓大眾聽不懂的語言,在推廣這個行業。這種技術范的表達方式讓智能家居界賺不到錢。原罪三,智能家居界對于賺錢的超強欲望和急迫感讓這個行業苦逼多年,也讓我們只看到賺錢二字,而沒有回歸生活本身。”
夏衛華呼吁,智能家居界應回歸到理性,重新思考什么是智能家居的原點,并相信“以往的十年,是個人流量大數據的十年,智能家居還有機會,因為未來十年是家庭流量大數據的十年,智裝這個事情,正好是讓家庭數據化的唯一途徑。”
“碰撞”座談會臨近尾聲。
林木水
“我想讓大家重新認識窗子,可以嗎?”臺下一位嘉賓一字一頓大聲地說。剛在峰會上大力推廣智能窗的廈門施米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林木水坐不住了,站了起來,要求發言,“林啟老師給我提的意見非常好,大家平常用的大都是傳統門窗,對新的門窗,尤其多功能門窗,認識不多。你家里裝修不一定要用智能窗,但你要考慮安全,我們的智能窗可以在室內進行內外窗玻璃的兩面清洗,同時能夠防盜……”
主持人林啟微笑頷首致意,“做主持很難,要讓大家說實話,因為廣告大家都不愛聽。”并做最后總結:智能化有兩方面要探究,一是讓人活得方便,二是讓人活得健康。
“設計師與智能家居企業碰撞”座談會圓滿結束。整場座談會一波三折,火花四濺,也讓智能家居的未來前景漸路端倪:只要勇于直面現實和真實的自我,智能家居行業的“紅軍”肯定盼得來,“嶺上開遍映山紅”也并不遙遠。
嘉賓座談會
嘉賓從左到右:視聲電子副總經理李利青,雷盎人工智能運營總監夏衛華,聯電國際設計總監李書恒,星網銳捷智慧家庭事業部高級產品經理高如正,深圳市新和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華北區總經理劉濤,清尚設計總監魏群,九宮閣集團董事長劉浩林,寧夏镹臻設計設計總監甘博瀚,紫名都控股董事長尤月林,旅歐中國設計師林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