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行業結構趨向專業化。當前,建筑行業大而全、小而全的公司比比皆是,大、中、小企業角色分工基本相同,競爭呈現同質化,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專業化的要求對大企業和小企業同樣適用。對大型建筑企業來說,其資金、技術、人才資源都比較豐富,業務領域比較寬,可以通過內部資源的整合進行專業化,如采用專業化的事業部模式,在內部實現專業人士從事專業業務,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對于中小建筑企業來說,更要走專業化發展之路,這樣才能集中資源,提高效率,提升競爭實力。當然,企業的適度多元是需要的,但是沒有專業化支撐的多元是走不遠的。
六是勞動組織趨向人本化。行業競爭力的提升取決于以人為本的良性循環,傳統經濟理論以“物本”經濟為其理論框架,用物質資源和實物商品關系,來解釋和闡述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的經濟現象與經濟規律。前幾年,大部分建筑業企業強調了“物本”的重要性,而忽視了人的價值。自從國外建筑業提出了“對人的承諾,人是最寶貴的資源”等理論,“物本”才逐步向“人本”轉變。以建筑業來說,首先,善待建筑工人,積極改善生產作業和生活環境,維護其合法權益。其次,建立合理的目標、良好的薪酬機制來激勵員工,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培養一批負責任、能力強的項目經理和班組長。第三,尊重所有參與工作的人,他們就能體會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從而產生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第四,建立一種以相互依賴和信任為基礎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共同營造快樂工作、幸福生活、共贏發展的良好局面。
七是質量安全趨向標準化。當前,正在開展的工程質量治理行動,對質量安全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力規范、提升建筑實物和人的行為標準化,才是解決所有質量安全工作的一條準線。在質量標準化方面,要把握質量行為標準化,明確工作標準,加強標準化制度建設;把握工程實體質量控制標準化,從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進場的質量控制,到施工工序控制,以及質量驗收全過程的標準化控制。在安全標準化方面,要強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監控,及時排查和治理安全隱患,使施工現場的人、機、物、環始終處于安全狀態。標準化工作推進的好,我們質量基礎肯定能夯實好,安全底線肯定能守得牢。
八是經營理念趨向商品化。商品化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經營理念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決定企業發展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時就指出:“要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首先,要有世界的眼光和戰略的思維來經營企業,在制訂企業自身發展規劃、發展戰略、發展愿景、發展目標時,要以市場為導向,緊跟時代主題,緊扣市場脈搏,用開放的思維考慮問題,用超前的市場意識謀劃發展、經營企業。其次,充分認識到建筑產品所具有的商品屬性,在提供有形的產品之外,更要提供無形的服務。企業要把“服務”貫穿于工程建設全過程,通過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來增加建筑產品的附加值,獲得廣大業主和用戶的認可度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