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勢一周大事記
習近平: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中共中央8月21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新常態下,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正確的發展理念。建議稿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和任務,提出并闡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調落實這些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一帶一路”金融扶持政策呼之欲出 將設產業基金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多項金融扶持政策呼之欲出。從商務部和地方銀行機構了解到,未來優惠出口買方信貸、援外貸款和出口信用保險等方面都會加大支持力度,除了已經建立的絲路基金,下一步還將建立國別基金、產業基金,企業也可以參與其中。同時,還將和更多沿線國家建立雙邊合作基金和自貿區,努力構建依托周邊、面向全球的自貿區網絡。
銀行業內人士也表示,專項建設基金主要是由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定向募集,中央財政按照專項建設債券90%貼息,采取股權投資方式介入到項目中,用于項目資本金補充,同樣,絲路基金主要也是股權投資,用于補充項目資本金,隨后銀團貸款跟進投放,目前有一些跨國大項目正在由國開行牽頭推進。
社科院:中國經濟遭遇改革與發展的新陣痛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處于較為尷尬而艱難的格局。尷尬之處在于:雖然歐洲和日本經濟疲軟,但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經濟卻是不斷走好;全球經濟形勢雖然復雜,卻整體看好。在這種背景下,原先無限風光的中國經濟卻舉步維艱--此前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并且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卻突然間似乎一下陷入僵局。
從長期看,當前的中國經濟確實處于一種變化之中,這種變化使得發展軌跡有所變化。在過去三十幾年中,經濟的快速增長主要源自要素的不斷投入及管制的不斷放松,進一步地,出于初始發展水平較低的趨同力量,中國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同時,值得指出的是,不同于一般國家的是,政府和政策的力量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顯著的作用,政府出臺了各種鼓勵措施,而地方政府發揮了各種積極性,政府推動與更多的市場參與是中國過去幾十年快速發展的一種特征。
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全文發布 8大亮點30條干貨詳細解讀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巨任務,必須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奮發有為。
綜合判斷,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國務院為促穩增長再出政策“組合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用新理念統領“十三五”規劃編制;部署推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促進企業拓市場增效益;確定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決定精簡優化企業投資和高速公路審批,推動擴內需惠民生。
會議認為,我國工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當前要著力穩定工業增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效益,這對穩住就業、鞏固經濟向好基礎,意義重大。會議確定,一是促進創新。整合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中國制造2025》關鍵領域、企業技術改造、城市危化品和鋼鐵企業搬遷改造等。
國務院確定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完善調控機制
在存款利率上浮區間完全放開以后,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成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核心。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同時提出要加強對非理性定價行為的監督管理。
結合央行正逆回購利率、SLO、SLF、MLF和PSL的利率,海通證券認為,基本能給出較完整的利率曲線走廊,這些政策利率作為對應期限無風險利率的上限,未來有望將市場利率引導在合意范圍內。此外,雖然存款利率上限放開,但存貸款利率仍具有引導意義。
李克強:中國正迎來信息網絡化“新工業革命”
會議認為,我國工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當前要著力穩定工業增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效益,這對穩住就業、鞏固經濟向好基礎,意義重大。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產業。
李克強指出,現在很多企業和地方已經在嘗試探索,要避免重復建設、惡性競爭,把散落的力量匯聚起來,推出十幾個自主示范區。
“十三五”期間綠色產業每年至少需2萬億投資 或設立引導基金
在近日召開的2015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表示,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將環境質量總量改善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堅持綠色發展,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馬駿分析,綠色債券還可以降低融資成本。“如果能夠培育出一批專門投資綠色債券的投資者,他們對此需求就很高,可以降低綠色成本。如果在政策方面的話可以給額外的支持,我們能不能對綠色債券進行免稅,類似于國債?這樣可以減低綠色融資的成本。”
馬駿建議,下一步要推動監管部門發布一個綠色債券的指導性意見,明確綠色債券的界定、分類和相關配套政策。
“一帶一路”成果豐碩:前9個月沿線國家對華投資增長18.4%
1-9月,我國與沿線國家投資合作不斷增長,“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推進。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設立企業1604家,同比增長19%,實際投入外資金額61.2億美元,同比增長18.4%;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合計120.3億美元,同比增長66.2%;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7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3059份,新簽合同額591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2.9%,同比增長24.9%;我國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13.8億美元,執行金額73.5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42.1%和13.3%。
1-9月,自貿試驗區共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639家,90%通過備案設立,吸收合同外資3461.1億元人民幣。
財政部:中國經濟有能力實現“十三五”規劃建議目標
“全球經濟2015年的增長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只有3.1%,這一增長速度是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這說明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全球經濟的復蘇進程將十分緩慢和不平衡。此外,美國和歐元區的貨幣政策明顯分化,也令全球經濟的復雜性加劇。”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5日舉行的2015鳳凰財經峰會上表示。
全球經濟形勢嚴峻背景下,中國經濟雖然基本面良好,韌性強、回旋余地大,但同時也面臨著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和生產價格指數連續下降的挑戰。朱光耀表示,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6.9%,復雜外部環境和內部經濟結構調整任務艱巨雙重壓力下,中國經濟能夠實現如此增長率,確實難能可貴。中國為世界經濟2015年新增增長部分的貢獻率達到30%。
地方戶籍改革方案年底前落定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簡稱《建議》)明確指出,將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并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日前在解讀《建議》時指出,戶籍改革是推進人口城鎮化的關鍵,所有省份需在年底前出臺戶籍改革方案。
“城鎮化一直是發展中大國的一個重大的、現實的課題。”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日前在解讀建議時指出,“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目標。”
《建議》提出堅持協調發展,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即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機構預測10月PPI降幅繼續擴大 貨幣政策持續寬松
綜合多方機構預測,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影響,10月我國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可能同比回落6%左右,較9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全年降幅超過5%,較上年的擴大3個百分點以上。在持續超過三年的PPI負增長影響下,當前實體經濟復蘇乏力,貨幣政策雖然已在持續寬松 ,但是尚未傳導至多數企業,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下一步寬松政策仍將多箭齊發。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數次下調存貸款利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但在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看來,這還不夠,因為實體經濟投資意愿不強導致本輪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復蘇的傳導速度較以往明顯滯后,這一傳導會在多長時間內體現出來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