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渾身都是痛點?!边@是對這個行業最貼切的評價。
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公布的數據,2014年我國住宅裝飾裝修全年完成工程總產值1.51萬億元,增速10.2%。而2014年我國建材家居產業市場規模超過4萬億元,預計2015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27萬億元。
萬億規模的市場卻屢遭詬病。統計顯示,家居裝修行業公眾滿意度墊底,遠低于超市、出租車、通訊和汽車等其他行業。其中47.70%因為偷工減料,39.51%因為材料以次充好,32.61%因為防水處理不好,23.75%因為裝修中加價。
“裝修前是個小白,裝修后就成了半個專家?!边@種說法絲毫不夸張。相比于其他服務業,家裝的特性尤為特殊:非標準化、重度決策、低頻、產業鏈漫長。
一、家裝的水有多深?
“裝修行業水很深?!蹦⒐窖b修創始人尚海洋在家裝行業呆了10年。水深的形成源于家裝漫長的產業鏈。從大的主體而言,涉及到裝修公司、設計師、施工隊、監理,在流程上涉及建材購買、測算、繪圖、施工、驗收,而裝修材料更是品類眾多,令人眼花繚亂,包括照明、水管、瓷磚、衛浴、櫥柜、涂料、家具等等,每個品類下面又衍生出眾多品牌。根據蘑菇裝修出具的一份裝修手冊,里面的施工工藝和細節高達300多項。
漫長的鏈條之下催生的是行業低效和糟糕的用戶體驗。
“從裝修公司、工程隊、設計師都想從中扒下一層皮。”在尚海洋的記憶中,用戶就像一只羔羊,周圍全是狼。進入行業十年,形勢一直如此。
尚海洋經歷過三次房屋裝修,曾開辦裝修材料團購網站。即便如此經驗豐富,他依然有著被坑的“血淚教訓”。最為刻骨銘心的記憶發生在第二次裝修,當時長相憨厚的工長信誓旦旦地對他說,“你放心,我這次不掙你的錢。我要把你這個打造成樣板工程?!焙髞戆l現,這個樣板價格毫無意義,還有一半的項目和工程未算入其中,實際花費比報價翻了一倍。
他遭遇的是裝修行業最為常見的坑:先漏項,再增項。目前在各大互聯網裝修平臺的主頁上,盡管每平米報價各異,但有一點無一例外,沒有增減項幾乎被所有平臺提及。顯然,強調越多,積弊也最深。
裝修公司為了吸引用戶,通常把報價壓得很低,家庭裝修本身又是典型的非標準化服務,多數小白用戶發現不了其中的貓膩。交錢之后便開始出現一系列問題,包括偷工減料、偷梁換柱、裝修公司跑路等等。尚海洋的刷墻面積比原來預估多出一倍。更為夸張的是,5個衛生間給出的是90平米防水預算。
時隔多年,尚海洋依然記得那位楊姓工長,疲憊不堪的尚海洋當時還問他,你看我對你也不錯,你把我的家干成這個樣子。“當時報價,你們要比價,那個價錢本來就沒有利潤?!惫らL告訴他,錢大部分被裝修公司拿走了,“你讓我的這幫兄弟們該怎們辦? ”
工長之言未必不實。尚海洋透露,裝修公司的毛利潤要保證40%,而光在營銷上要花費30%,裝修公司的凈利潤只有7%到10%之間,大部分被消耗在無效率的營銷和管理之中?!把b修花10萬,只有5萬是用在了房子上面?!?/p>
施工隊的貓膩之外,家裝設計師同樣作為一個痛點存在。尚海洋透露,設計師帶用戶去線下店購買裝修材料,為了多拿提成,考慮更多的往往不是性價比。上海一名設計師證實了類似現象的存在,設計師都是在裝修公司旗下生存,“設計師每個月都有固定的銷售指標”。他透露,純設計師的設計費高達300元—2000元每平方米,很少人愿意為100平米的房子支付幾萬元的設計費,這種業務主要針對樣板房或者高端豪宅。
這種指責在家裝公司的設計師看來有些冤枉?!皼]有那么多黑幕。正常裝修公司肯定會推薦一線品牌,小品牌建材很容易出問題?!北本﹪H高度裝修公司設計師楊雪(化名)有些憤懣。她舉例稱,小品牌的磚燒出來的尺寸和平整度常出現問題,鋪完之后容易有高低落差。而她也透露,有某一兩項不選擇裝修公司推薦的也是可以的。
據楊雪透露,設計費按照每平米100到300元計算,一個方案需要花費兩周時間,設計師能從設計費中獲得4到6個點的提成。這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不過底薪少得可憐,北京一名總監級設計師的底薪為2000-3000元每月,而助理設計師只有1500-1800元。
二、互聯網能否重構家裝?
業主找到裝修公司,裝修公司找設計師,設計師選工程部,工程部選擇工長,工長在外面組建團隊,進行施工。傳統家裝的裝修流程大抵如此。
互聯網在將這一切重塑。
北京南四環內,蘑菇裝修的體驗店在家居中心旁單獨的一棟樓里,室內面積不大,陳設簡單,鋪了一塊不足兩平米的樣板磚,兩套90平米樣板房,一間辦公室,僅此而已。在尚海洋看來,這里足以承載互聯網家裝F2C的概念。這是當下絕大部分家裝O2O公司聲稱的做法,F指的是工廠,C指的是消費者,意為從工廠直接到消費者,消滅所有的中間代理商,通過批量的訂單掌控與廠商的話語權。
F2C的關鍵是單品極致。堅持有限個性的標準化,只選一線品牌的明星產品,用數量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和優惠政策。這種做法保證了單款爆品,避免過多款式帶來的空間浪費。類似于599元每平米的互聯網整包家裝,只提供四款風格,品牌在套餐內做了嚴格規定。尚海洋坦言,這些項目主要針對的是普通老百姓,有限的個性化,能夠滿足基本的生活。
O2O的做法在一步步解構傳統的鏈條。更為致命的是,傳統做法下的裝修公司、設計師和施工隊在平臺的流量之下,不得不遵從平臺的玩法和規則。一方面,土巴兔重新制定了施工標準,施工材料統一由平臺采購,另一端通過大數據給廠家反饋訂單數據,提前生產。這樣的結果是,無論材料廠商還是裝修公司都對平臺產生依賴。
裝修公司已經開始做出改變。二十多年來,裝修公司的“規矩”都是先收錢再干事,以便用于支付材料和人工成本。事實上,裝修公司給工人和材料商的錢都是在事后或者分批次結算。
以土巴兔為主的家裝O2O平臺開始提出先裝修后付款,借鑒淘寶和支付寶的玩法,戶主的資金先放在平臺,驗收滿意后分階段打入裝修公司的賬戶。而是否滿意的標準不再由裝修公司的監理做出,改為平臺的監理裁決。土巴兔甚至為此增加了監理部,充當戶主與裝修公司之間的裁判,監理產生的費用由裝修公司承擔。毫無疑問,這種做法遭到裝修公司集體抵制,全部選擇從平臺退出,而后又不得不再次回歸,適應規則的改變。
土巴兔如此強勢的底氣是平臺積累足夠的訂單量,沒有什么比實在的利益更有控制力?!坝脩袅繘]有那么大,沒有一個人愿意遵循你的商業規則?!蓖涟屯脛撌既送鯂蛲嘎叮涟屯萌站唵纬^2萬單,峰值達到4萬單,超過一家知名裝修公司一年的訂單量。
這種規則的改變又延伸出一種新的盈利方式。裝修都存在一定的周期,最短的愛空間也需要20天工期。而周期的存在使得戶主的錢打入平臺之后形成資金池,這種停留催生了通過金融工具獲利的可能,平臺在其中扮演了類似支付寶的角色,從信息匹配平臺到擔保交易式O2O平臺。
規則的改變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家裝公司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尷尬和多余。土巴兔在連接業主與裝修公司之外,已經推出自己的裝修套餐,直接連接戶主和工長。而諸如愛空間、蘑菇裝修等垂直型的整裝平臺,更是在設計之初就把裝修公司列為革命對象。
它們甚至開始培養自己的產業工人,一方面將設計模塊和施工工藝標準化,另一方面與職業技術學校合作,定向培養裝修工人?!罢l能讓裝修工人職業化,誰就能改變整個行業的生態。” 《家居電商周刊》主編穆峰指出,裝修工人的素質普遍偏低,而這些人恰恰是將服務落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