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勢一周大事記
據新華社13日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凸顯了資本市場對于本次改革的重要意義。”多位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的國企改革專家表示,其中尤以力推商業類國企整體上市、國資管理體制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方面與資本市場聯系最為緊密。“對企業而言,預計未來央企層面的改革將全面加速,可能會涌現央企并購重組浪潮。而地方國資改革在得到中央定調后也將加速推進。”
齊魯證券認為,8月份宏觀數據喜憂各半,其中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略低于市場預期,在通脹帶動下,名義消費弱勢回升。從宏觀經濟觀察指標如地產開工、貨幣投放增速來看,經濟或在刺激政策的推動下,迎來大約一個季度的弱回升周期。
穩增長火力全開。9月以來短短兩周時間內,財政部、發改委、央行、住建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多個部委相繼出臺穩增長政策,為經濟增長助力打氣。
分析人士稱,穩增長政策在出臺的層面已經基本到位,未來的關鍵在于落實。隨著這些政策效果的漸顯成效,經濟有望企穩回升。
昨日,國家發改委聯合開行、農發行組織召開全國促投資穩增長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攀升的前提下,促投資穩增長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更是推出了包括推進11大類重大工程包建設,加強政銀企社合作對接以及大力推行PPP項目合作等在內的十項促進投資的舉措,以穩定當前經濟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8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4%,對整體投資的貢獻率達27.7%,比去年同期上升5.7個百分點,是制造業、房地產、基礎設施三大投資領域中惟一貢獻率上升的領域,起到了國民經濟“穩定器”的關鍵作用。
14日,國家發改委聯合開行、農發行組織召開全國促投資穩增長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稱,將多措并舉全方位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會議強調,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當前正處于承前啟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經濟回穩動力和下行壓力仍在相持,新增長動力孕育和傳統增長動力減弱繼續并存,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發改委將切實把促投資穩增長各項政策措施抓實、抓好、抓出實效。
新一輪財政政策望推出:PPP模式成著力點 減稅降費力度將加大
財政部日前表示,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財政部將更加精準有效地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加快落實和完善積極財政政策相關措施,及時進行預調微調。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財政政策存在較大的可操作空間,新一輪政策有望盡快推出,包括設立千億級PPP引導基金、加大降稅清費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等。需要注意的是,積極財政政策的繼續發力需要與貨幣政策相互協調,從而達到經濟穩增長的目標。
央視新聞16日發布消息,在第34屆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上,杭州成功獲得2022年亞運會主辦權,成為繼北京、廣州之后,第三個舉辦亞運會的中國城市。
根據上證報資訊獲得的數據,2010年廣州亞運會總投資達1200多億元,預計杭州今后的投入將只多不少。
此次杭州成功獲得亞運會的舉辦權,該市的城市基建有望獲得長期投入。總體來說,圍繞亞運會進行的城市改造的資金投入,除了場館建設維護、亞運會運行資金外,主要用于城市面貌和環境改善,包括地鐵建設、城市道路、橋梁和基礎設施,以及環境綜合整治、工業污水治理等經費。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梳理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項目數量發現,9月份單月批復項目數已創階段新高,上半年6個月批復項目39個,也就是說9月份剛過去半個月的時間,批復項目數量已占上半年批復項目總數的近五成。不過,9月份單個項目平均規模168.42億元,略遜于上半年的220.81億元,這主要是因為當月批復的公路項目居多,達到了13個。
昨日,記者從財政部獲悉,8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844億元,同比增長25.9%,同口徑增長24.2%。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該數據顯示財政支出力度進一步加大,為了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政府正在“火力”全開穩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8月份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28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8%,同口徑增長13.5%,完成預算的60%,比去年同期進度加快1.4個百分點。
國務院:推動產業加快改造升級 匯聚資源助推“中國制造2025”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政策落實第三方評估匯報,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等改革推向縱深;部署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用新模式匯聚發展新動能;確定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范圍,推動產業加快改造升級;決定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強化民生兜底保障。
《證券日報》記者16日獲悉,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層面,發改委不斷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出臺了《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通過推廣特許經營、股權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民間投資參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的建設運營,建立了PPP項目庫,已發布PPP項目1043個,總投資1.97萬億元。
商務部:“一帶一路”重點項目規劃正在制定 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在9月17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現在正結合“十三五”規劃,專門制訂有關“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的規劃。“一帶一路”的建設當中,政府的作用是提供一些規劃引導和政策的支持,企業將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進行投資的決策。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重大任務,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至關重要,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李克強總理指出,要有序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規范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當前,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總體要求,著眼于夯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提高國有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質量和效益,需要穩妥推動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進一步做活做優國有經濟,實現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更好融合,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的共同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地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7日,新華社受權播發《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當前,我國改革開放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要統籌開放型經濟頂層設計,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意見關于如何在外商投資、走出去戰略、外貿和國際經濟合作等領域建立新體制具有四大看點。
徐林在18日的通氣會上介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開始了一段時間,各地頒發了試點方案,試點總體進展順利,但不是很平衡,有些地方試點進展比較好、比較快,有的地方比較慢和滯后。
徐林表示,國家發改委正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考慮擴大新型城鎮化試點范圍,第二批試點地方的名單在不久后就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