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議室,中國房地產采購平臺協同專業協會發展策略研討會順利召開。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副會長張京躍就電商對建筑裝飾的沖擊做了簡單介紹。
以下是會議實錄:
中裝協副會長 張京躍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目前大約有四千多個會員單位,主體是裝飾施工企業,包括300多家跟我們合作比較密切的材料廠家。電商對建筑裝飾這個行業沖擊非常大,各個企業都在布局,包括大型的裝飾企業、一些IT企業、住宅企業、制造業的少部分企業等,都把目光投向建筑裝飾的大蛋糕。
在談到面對電商沖擊時,張京躍也強調:“協會內部認為家裝領域產生巨大的分裂,三年之后傳統的家裝公司的生存將舉步維艱。對于電商的沖擊,家裝行業有個說法,‘觸電就是找死,不觸電就是等死’。還有一個比較保守的觀念:網上來網上去,天上來天上去的,總還得落地。因為裝飾所用的材料跟在網上買個東西有差距,在購買后還需要安裝、施工的步驟。”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2015年的主要的工作是成立金融平臺。初衷是讓金融領域、金融資本為行業服務。現在電商對建筑裝飾行業沖擊非常大,裝飾企業、工裝企業、家裝企業,有實力大型企業已經開始布局電商。
全部用電商是理想化的模式,因為裝修是相對分散、非標準的東西多、手工勞動。所以要完全用現代這種網絡方式營銷很困難,信息是可以通過這樣來溝通,材料可以這樣形式來溝通,使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但整個服務轉到網絡上去,還是做不到。
關于采購平臺,大宗材料的采購,材料廠商是生產型企業對產品的銷售非常重要,作為企業管理者主要還是考慮資金的流轉情況,才有能力對產品進行更新,或者采取促銷手段等等,所以大宗產品最終的領導企業都是考慮資金流動。
建筑裝飾行業有一兩家企業是比較成功的。比如幕墻企業,幕墻企業有型材,每年年初就跟型材廠家訂貨,而且錢是要打過去的。工業企業拿到資金以后,要進料,要排產,要搞生產計劃。通過這些有計劃的生產活動,才能把成本降下來,而這些企業與采購平臺進行合作具也有戰略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