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7月份的到來,持續了近半年的的IPO預披露大戲,終于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然而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是,證監會最新披露的IPO排隊企業情況表顯示,首發申請已受理且預先披露的637家首發企業中,有589家企業被貼了“中止審查”的標簽,占比高達98.66%。
今年上半年,隨著IPO重啟,建筑裝飾行業迅速掀起了一股上市潮,東易日盛、寶鷹股份紛紛成功上市,9家企業進入預披露名單進行審核,為裝飾行業進軍資本市場再次燃起了把熊熊烈火。雖然我們遺憾地發現,9家企業皆因“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為由被中止審查,但被中止審查絕不等于被終止審查,這一輪的IPO也遠還沒有結束。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審核工作流程分為受理、見面會、問核、反饋會、預先披露、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會后事項、核準發行等主要環節。這些環節中,出現以下情況,應當做出中止審查決定:1)申請人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行政機關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對其行政許可事項影響重大;2)申請人被中國證監會依法采取限制業務活動、責令停業整頓、指定其他機構托管、接管等監管措施,尚未解除;3)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請求有關機關作出解釋;4)申請人主動要求中止審查,理由正當。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數據,589家公司之所以被中止審查,其中有568家企業是因財務資料過有效期目前暫時中止審查,待發行人補報財務資料后按程序恢復排隊審核;11家因中介機構及相關簽字人員發生變更等目前暫時中止審查,待中介機構及相關簽字人員變更完成后按程序恢復排隊審核;另有10家企業因中介機構存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等執業行為受限的狀況而中止審查,此類企業是否恢復審查取決于其中介機構執業行為受限的狀況何時解除。也就是說,在589家中止審查的企業中,有579家公司是在補報了相關材料或完成了相關變更手續后是可以恢復排隊審核的。
此前有媒體撰文宣稱,裝飾企業闖A股失敗,將中止審查理由“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曲解為終止審查,并認為“僅中介機構發行費用一項(一般占募資的10%-15%),就足以令動輒募資數億元的企業大傷元氣”,并大放闕詞地認為裝飾行業在此輪IPO上市過程中覆滅后應該進行冷思考,質疑裝飾企業是否具備上市的條件和資格。
不可否認,企業從改制到發行上市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主要包括中介機構費用、交易所費用和推廣輔助費用三個部分,且中介機構費用確實是發行上市成本高低的主要決定因素,其金額的變化直接決定了上市成本的高低。
但從目前實際發生的發行上市費用情況看,我國境內發行上市的總成本一般為融資金額的6%―8%。根據Wind數據,中小企業板前273家上市公司總發行費用平均為2015萬元人民幣,占融資額的比例約為6%,遠遠低于該媒體宣稱的10%-15%。而且這些費用并非在上市之路初期就一次性支付,而是要按照上市計劃完成情況分期付款。對于建筑裝飾企業尤其是中國建筑裝飾百強企業而言,這些費用遠遠不能造成企業元氣大傷。
7-8月,隨著半年報的密集出臺,因財務資料過有效期目前暫時中止審查的企業,待發行人補報財務資料后按程序又將恢復排隊審核,在此輪IPO中“復活”。屆時,9家建筑裝飾企業“中途休息”后,也必將以充足的精力繼續迎戰資本市場,為2014年的建筑裝飾行業劃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