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會議提出推動節能環保和再生產品消費、提升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快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建設、營造有利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以及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力度等5大舉措,研究部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受此消息影響,桑德環境、中電環保、創業環保等水處理板塊;華光股份、杭鍋股份等固廢處理板塊;信雅達、龍凈環保、燃控科技等大氣污染治理板塊;動力源、延華智能等合同能源板塊;雙良節能、嘉寓股份、棟梁新材等建筑節能板塊,以及智光電氣、合康變頻等機電變頻板塊表現活躍,成為各路資金追捧的熱點。本版對以上6大細分板塊的投資機會進行梳理分析,以饗讀者。
水處理四大細分領域是重點
從產業鏈細分來看,按照水形態的流程,水處理行業可分為供水、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節水、污泥處理。而若按照水的使用領域,可將水行業分為市政領域、工業領域、農用領域。按照水的來源,分為地表水處理領域、海水淡化領域。
從水處理相關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看,截至7月16日,南方匯通(17.02%)、桑德環境(16.08%)、碧水源(14.38%)、華光股份(11.03%)、錦龍股份(10.97%)、中電環保(9.84%)、寶莫股份(9.16%)、中山公用(8.59%)、國中水務(8.37%)、巴安水務(8.36%)、興蓉投資(7.69%)、首創股份(5.33%)、元力股份(5.27%)和萬邦達(5.25%)等個股月內累計漲幅超過5%。
從昨日資金凈流入的情況看,創業環保(1795.36萬元)、首創股份(1587.59萬元)、寶莫股份(406.80萬元)、中原環保(117.26萬元)、元力股份(108.57萬元)、洪城水業(66.51萬元)、新疆天業(17.57萬元)、中電環保(16.59萬元)和國中水務(15.63萬元)等個股實現資金凈流入。
分析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新增投資額預計達3800億元,建議重點關注四大領域: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污泥處理處置、管網建設。
長江證券認為,在既定情況下,環保要求提高,企業能否生存是首要問題,排污權收費和處理污水成本的比較將是企業考慮的問題。工業水處理行業得到國家的重視,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將會逐一頒布,而煤化工的崛起對水處理運營和設備需求增大,是關注的重中之重,因此推薦萬邦達和津膜科技。
大氣治理下半年迎來訂單釋放期
從產業鏈細分來看,大氣污染處理可分為除塵、脫硫、脫硝等領域。
從大氣污染處理相關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看,信雅達(15.68%)、盛運股份(12.95%)、龍凈環保(12.00%)、東湖高新(10.63%)、菲達環保(10.49%)、燃控科技(8.78%)、國電清新(8.11%)、東方電氣(3.49%)和永清環保(2.89%)。
從昨日資金凈流入的情況看,龍凈環保(1705.68萬元)、信雅達(1249.06萬元)、燃控科技(1225.55萬元)、永清環保(517.11萬元)和菲達環保(319.04萬元)個股實現資金凈流入。
長江證券認為,今年6月份國務院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是未來大氣減排政策的依據,要求重點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將會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減排任務提出更高的要求,未能達標排放的除塵,脫硫脫硝機組將會有急切的更新改造需求,法規政策落地后,市場預期將從政策轉向訂單落實上,下半年有可能迎來大氣治理公司訂單的釋放期。推薦龍凈環保、九龍電力、國電清新、盛運股份、永清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