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21”特大暴雨,造成京港澳高速南崗洼路段發生嚴重積水,雙向車道無法通行。今年入汛前,首發集團啟動南崗洼泵站改造,增加排水能力,同時在該段首次增設積水自動監控系統,利用傳感器精確探測積水深度,一旦水位達27厘米,將自動向指揮平臺報警。
今年入汛前,京港澳高速南崗洼路段新安裝了智能化自動監測系統,這套由攝像頭、積水標尺、傳感器構筑的實時監控體系,將改變以往全憑肉眼目測判斷積水的情況。這也是北京市高速路首次增設這一系統。
電子眼監控橋區路況
5月29日上午,京港澳高速南崗洼泵站的監控室內,顯示屏上正實時監控高速路南崗洼段的路況。隨后工作人員輕點鼠標,監控畫面開始逐步拉近放大,最后聚焦在路面隔離帶中一根白色標尺上,上面的“1、2、3”刻度清晰可見。
“這是積水標尺。一旦下雨將有專人對此進行監控。”工作人員說。
在高速路一側護坡上安裝的白色球形攝像頭,成為監控橋區路況和標尺的電子眼。“視頻監控還不足以精確顯示積水情況。”首發養護公司機電項目經理張家驥說,為實時掌控路面積水深度,在監控系統中特意增加了數據傳輸功能,通過傳感器自動探測積水深度,這在北京高速路中是頭一次。
積水超27厘米將報警
該標尺所處南崗洼段的最低點,距離鐵路橋20多米。一個長30厘米、寬30厘米、高20厘米的水槽嵌放在綠化帶上,水槽表面正好與路面平齊。
就像把筷子放進茶杯,標尺被置入水槽中,標尺底座長20厘米,與水槽同高。標尺最下端刻度為0,往上依次為1、2直至9,其中每個刻度代表10厘米。
水槽底部中央還裝有一個長條形狀的數據傳感器,傳感器接上數據線并最終連接到路側的監控室。如果路面發生積水,傳感器能根據水槽水壓變化測量出精確的積水深度并實時傳輸。一旦水位達到27厘米的警戒線,監控系統會自動向指揮平臺發送報警信息,并向相關業務負責人發送手機呼叫報警。
監測系統已安裝完成
南崗洼橋區共設置2個積水標尺,除綠化帶中那個,路側還設有一個,此處地勢相對稍高,當綠化帶標尺顯示積水深度達27厘米時,路側標尺顯示的積水深度會比27厘米要淺,因此該側行車將不會立馬采取封路等措施。
張家驥說,目前整個自動化監測系統安裝工程已完工,等下雨后將進行更為細致的調整。
吸取去年大批車輛滯留水淹路段的教訓,首發集團也做好了汛期預警應急對策。一旦該路段積水超過27厘米時,將馬上采取封路措施,防止更多車輛進入高速公路。同時向上級報告,并配合交管部門打開掉頭閥,對車輛進行疏散,掉頭返回。
追訪
積水超50厘米將紅色預警
為應對極端天氣和局部強降雨,及時排除高速公路重點區域積水,首發集團制定了高速公路安全防汛應急預案以及分級汛情預警應急對策,重點對下凹式立交橋、高填方路基、山區路段、易積水路段等加強監測和防控。
首發集團表示,根據事件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IV級)藍色、較大(III級)黃色、重大(II級)橙色、特別重大(I級)紅色4個級別。
當發生全市性暴雨洪災,道路積水在50厘米以上,可能造成高速路全部阻斷,且搶修、處置時間預計在12小時以上的,將啟動紅色預警。單位防汛搶險隊到達水毀現場后,首先碼放交通導改標志疏導交通,避免社會車輛駛入作業現場。隧道水毀時從隧道入口碼放交通導改標志。
如道路積水過深、排水速度趕不上匯水速度,一方面增加水泵,另一方面按事先標示的位置打開水箅子加速排水。如積水達27厘米、車輛不能通行時,馬上采取封路措施,同時向上級和交管部門報告。
如下凹式立交橋積水超過27厘米警戒線,配合交通管理部門采取封路和分流及打開掉頭閥措施。
降雨過程中防汛人員對責任區不間斷巡視,每小時報告一次排水現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