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釋放反復不定,進口礦價跌勢加速,成本支撐力度減弱,國內建筑鋼市繼續下探。鋼價在跌破近3年半低點之后,依然跌勢難改。
鋼廠還在逆勢增產
據最新市場報告,滬上建筑鋼價繼續弱勢下跌。
截至17日,鋼材指數報在每噸3590元的價位上,一周下跌50元。目前,滬上優質品三級螺紋鋼代表規格的噸價在3500元左右,一周下跌40元;滬上優質品二級螺紋鋼報價也在每噸3500元左右,與上周持平。市場內的人士反映,最近一周周中之后,隨著鋼材期貨大幅走低,加上一些地區陰雨天氣再度襲來,終端用戶轉入觀望,鋼價也再度弱勢下跌。
鋼廠在出廠定價上是順勢下調,但在產量釋放上卻是逆勢增產。繼寶鋼之后,武鋼、首鋼相繼出臺6月份板材出廠價格,對熱軋、冷軋等主流板材品種的出廠價每噸下調150至260元,反映出板材廠家的訂單壓力明顯加大。建筑鋼廠家的最新定價也是以下調為主,緊貼市場定價的日照、酒鋼等鋼廠出廠價已全面下調。
據最新統計數據,4月份國內粗鋼產量同比增長6.8%;當月粗鋼日均產量為218.8萬噸,環比增長2.3%,這個日均產量創下歷史上的次新高水平,顯示鋼廠還在逆勢增產,鋼市的供需矛盾始終難以得到有效緩解。
短期國內鋼市跌勢難改
一向抗跌能力較強的鐵礦石市場,跌勢正在趨于明顯。
在國內礦市場上,河北地區鐵精粉價格小幅下跌,噸價跌幅在10元左右。進口礦價則是連續下跌,63.5%品位的印度粉礦報價在每噸127美元左右,一周下跌5.25美元;普氏62%品位鐵礦石指數為每噸125.5美元,一周下跌5.5美元。
礦市內的人士說,歐美地區鋼材消費持續低迷,當地鋼鐵產量增長乏力導致礦石進口需求疲弱,使得外礦發往中國的貨量在增加,成交價格連續下跌。當前進口礦價已創下今年以來的新低,大部分市場參與者對后期礦市走勢仍然不樂觀。
相關機構分析人員說,后期鋼市終端需求出現明顯增長的可能性并不大,鋼廠又沒有任何明確的減產跡象,鋼材的出廠定價卻面臨著較大的下調壓力,估計會為現貨鋼價的進一步下跌打開空間。短期內,國內鋼市的下行格局難以改變。
目前鋼材市場內憂外患,內需外需短期內都難以出現明顯好轉,加之粗鋼產量高位運行,筆者認為5月份鋼材市場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從國內宏觀環境來看,二季度經濟形勢好于一季度,預計5月份整個鋼材市場處于底部振蕩期。
需求方面:國內各主要用鋼下游同比增速都出現明顯下滑,需求增長低于預期。據以往經驗,“金三銀四”一直是鋼材市場的需求旺季,但在目前宏觀經濟總體放緩的基調下,市場需求無法樂觀。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數除了房地產銷售和基建投資增速較快外,其余數據普遍偏弱。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7%,低于去年四季度,也不及市場預期;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9%,大幅下滑;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12.6%,同樣明顯下滑;1-3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9%。另外,制造業PMI明顯回落經濟增速趨緩。4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已連續7個月處于50%的榮枯線上,但較上月回落了0.3個百分點,顯示國內制造業復蘇態勢較為疲弱。
產能方面:據鋼鐵協會旬報,4月下旬重點鋼企日均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粗鋼日產量居高不下,今年3月上旬、4月上旬連續創出歷史新高,而根據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預估4月下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12.87萬噸,環比4月中旬的211.58萬噸上升了1.29萬噸或0.61%,再次刷新了粗鋼日產量記錄,同期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達到170.21萬噸,環比4月中旬的168.91萬噸增產了1.29萬噸或0.77%。
庫存方面:截止上周,全國鋼材的社會庫存已連續7周下滑,至2006萬噸,環比上周下滑了0.89%,其中螺紋鋼庫存周環比下滑了1.6%,線材庫存周環比下滑了2.26%。與此同時,唐山地區的鋼坯庫存也在持續下跌,自3月中旬至今,庫存由197.59萬噸跌至122.4萬噸,庫存下跌趨勢非常明顯。
鋼廠方面:截至5月3日,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為97.42%,周環比增長0.65%,直逼今年2月1日創下的歷史新高98.65%。不過也可以理解,鋼廠不愿意減產的原意,一方面是出于對資金鏈斷裂的擔憂。
宏觀消息,標普調降中國今年GDP增速預期至7.9%。基于對亞太地區經濟動能較預期疲弱的判斷,標普調降了部分經濟體在2013年的GDP增長預期。其中,標普將中國在2013年的GDP增速預期降至7.9%,將香港降至3%,將印度降至6%,將日本降至0.6%,將韓國降至2.8%,將新加坡降至1.9%。
國際消息,歐元區3月工業產出環比增1%。歐元區各主要成員國中,3月份工業產出情況喜憂參半。德國3月工業產出表現強勁,環比增長1.2%,顯著好于預期;法國當月工業產出則環比下滑0.9%,降幅高于預期;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3月工業產出環比下降0.8%。數據顯示,作為歐元區第二、三大經濟體,法國和意大利在提振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方面仍面臨較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