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在經歷了三年來最火的春季銷售后,于4月踏入“限價”時代,樓市似乎再次面臨十字路口,但在過去的調控經驗下,業內的主流觀點仍認為,由于樓市供不應求的狀況難以改變,房價依然面臨上漲壓力。
“盛宴”落幕
據亞豪機構、北京市住建委網簽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北京市2013年一手商品住宅共成交40484套,成交面積達428.29萬平米,創下近三年同比時期的歷史新高。
其中樓市“瘋狂”的三月貢獻最大。中原地產數據顯示,3月北京一、二手房網簽都創新高,二手房更刷新月度成交歷史最高紀錄。
歷史似乎總是重演。2012年4月,北京樓市在三月小幅回暖后由于總理“調控不動搖”的講話陷入觀望,隨后以“紅五月”強勁上揚的量價成交奠定了2012年樓市低開高走的大勢;2013年4月,樓市因“新國五條”細則、20%個稅等新政在三月成交沖高后有所回落,雖然成交量下跌,但房價比起一年前已“望塵莫及”。
“限價”登場
在巨大的追漲壓力下,北京正式宣告進入“限價時代”。4月10日,北京市住建委主任楊斌公開表示,北京將形成限價房序列管理,措施將包括,新盤報價不能高于該樓盤此前成交價,也不能高于周邊同質商品房價格。如果開發商不接受指導,就不發預售許可證,或者對于成交資格不予備案等,通過合理指導確保房價不會過快上漲。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使北京月度房價平穩,相關部門采取限價、暫停網簽、不發預售證等方式,開發商以減少推盤量對應,往年的四五月份是市場供應的小高峰,但今年卻出現了供應不足的情況。
高策地產服務機構董事總裁陶紅兵表示,在地價未降的大背景下,采取限價就會導致開發商利潤受到擠壓,拿地意愿降低,影響土地財政收入,這注定限價只是暫時的手段。
■ 市場盤點
量 五環外新盤成交價占83%
在城區土地稀缺,四環內新盤“豪宅化”的背景下,北京郊區的一手商品房成為成交主力。2009年開始,北京新增土地出讓的90%集中在五環外,2012年北京市宣布“十二五”期間三環內將原則上不再新供住宅用地,使得開發熱潮從五環開始向六環外拓。
綜合亞豪機構和北京市住建委網簽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2013年北京市成交的40484套(包括保障房)商品住宅中,僅有6%的房源位于四環內,而超過83%位于五環外的郊區,其中52.67%集中于五環和六環之間,而六環外的樓盤成交占比快速增長到超過30%。
從區域來看,除了歷來的成交大戶朝陽區占比11.15%外,位于主城區的東城區(含崇文區)、西城區(含宣武區)的成交占比僅為1.43%。
近郊樓市銷售十分火熱,截至4月18日,大興區2013年共銷售5651套房,占樓市成交的15.14%,成為今年北京樓市的銷冠區域。而大興、通州、昌平、順義、房山五郊區的成交占比則超過64%,其中大興、通州、房山三郊區成交占比近45%。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近期供應項目增多,如密云、懷柔等遠郊區縣的成交出現了明顯上漲,其中密云縣成交1983套,占總樓市成交的5.31%;成交均價為9357元/平米,為所有區域中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