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突出生態文明,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為一體,鑄造美麗中國。在這場深刻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中,蘊含著巨大的投資空間和投資機會。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估算,“十二五”期間,中國綠色投資將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綠色投資蛋糕有多大?巨額資金將如何為綠色發展輸送能量,成為生態文明從設想走向現實的關鍵?
公共投資將起導向作用
何為綠色投資?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原所長田江海認為,凡是用于發展循環經濟的投資都是綠色投資。
胡鞍鋼則解釋說,綠色投資是指增加自然資本的投入。
8萬億元是如何估算出來的?胡鞍鋼向本報表示,8萬億元主要是根據“十一五”期間綠色投資領域的實際投資額估算出的。“根據已經公布的有關規劃,預計‘十二五’期間,中國水利的總投資大概要達到1.8萬億元,環境保護投資總額將超3.4萬億元,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投資約2.37萬億元。”胡鞍鋼分析說。
胡鞍鋼說:“目前對‘十二五’時期8萬億元綠色投資的估算還是保守的估計,僅包括政府主導的公共投資,還不包括社會資本,因為還沒有明確的統計口徑和統計體系來核算非公部門的綠色投資總額。”
公共資本的巨額投入會撬動大量社會資本投身綠色產業。《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推動建立財政投入與銀行貸款、社會資金的組合使用模式。鼓勵符合條件的地方融資平臺公司以直接、間接的融資方式拓寬環境保護投融資渠道。鼓勵多渠道建立環保產業發展基金。引導各類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投資企業、社會捐贈資金和國際援助資金增加對環境保護領域的投入。
綠色投資快速增長
事實上,社會資本已經漸漸將目光投向綠色產業。2010年,中國清潔技術投資高達544億美元,投資額較2009年增長了39%,成為此領域投資額全球第一的國家。投資咨詢機構研究表明,自2008年以來,風險投資和股權直接投資投向清潔技術的案例,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自2010年以來,先后有6只環保領域產業投資基金成立,資金規模達到1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