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陶瓷業界的創新能力與水平,現在我的判斷仍然是在短時間內要想改變中國陶瓷核心技術少的狀況或局面是很難做到的,但又必須做。
世界陶器起源有案可查的至少有萬年,瓷器二千年。中國是世界瓷器的原創國。歷經興衰,到了上世紀中葉,中國的日用瓷、衛生潔具、磚、電瓷、工業瓷,除了陳設藝術瓷之外,傳統陶瓷生產的工藝技術與裝備都相對落后。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后,傳統陶瓷的技術裝備引進跑在全國各行業的前列。最具深遠影響的就是1984年佛陶集團從意大利全線引進磚生產線投產成功,其時國家從總理到部長都來參觀考察。
中國傳統陶瓷的發展歷程走一條從古老的手工作坊生產——半機械、機械低級工業化生產——引進、國產化生產——國產加自主創新型工業化生產的道路。簡言之,走原創——傳統法——模仿——國產化之路。世界陶瓷發展歷程走了一條從東方傳到西方,西方做了許多原創核心技術工作,超過了東方,謂之東學西漸;此事也啟示我們,中國陶瓷想西學東漸,同樣只有核心技術創新超過西方。
說短時間核心技術創新難于超過西方是有原由的:1、搞研究是要有耐心要花錢的,目前有實力的企業、個體很少,或者是有錢但不出力,他們還沒有那么高的風格;2、當前中國陶瓷界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太少,要有相當一段時間才能起來;3、缺乏專業創新機制與機構,中國現在連像樣的陶瓷設計研究院也難找到了;4、中國陶瓷行業一盤散沙的狀況難以改變,連兩個協會也不能和諧共處,集群優勢難以形成和發揮;5、屬于公共資源性的基礎性的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幾乎是處于空白狀態。
總之,中國陶瓷可以做得很多很大,但核心技術的自創能力不高,此況不變,就只有跟著人家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