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魚龍混雜
在采訪位于北京進陽區管莊的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涂料與膠黏劑檢驗認證部部長喬亞玲時,正好有一個工地的相關人員過來要求撤銷此前送檢的單子,因為“測試周期太長了”。
“那就不做檢測了嗎?沒有檢測報告怎么應對驗收?”記者問喬亞玲。
“目前檢測機構沒有權利要求工地必須復檢,這個行為完全是工地行為,對方有權取消檢測,至于如何驗收就不得而知了。造成這種撤單的情況原因可能是:檢測周期長,無法在短期內拿到報告導致施工停滯,可能造成工期無法按期完成。”喬亞玲回答道。
據了解,對于一些大型的檢測機構,由于擔負著很多政府的監管抽查任務,國家相關部門對機構的工作質量從上到下都是有監控的,可以說監督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像喬亞玲所在的檢測中心,還有王巍所在單位的各個質檢中心,每年都要接待十幾場大型的評審,各個項目、各個中心的專項評審,不定期的飛行檢查,這就要求測試機構將高標準的工作做到日?;?。
但對于行業內的一些小型檢測機構,由于數量眾多,僅與建筑、建材有關的實驗室就多達4600余家,國家的監管稍顯放松,就會出現上述那些不經檢測就出具報告的機構。如今,加上科技手段的進步,有些建材生產企業甚至不去檢測機構,而直接偽造大型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
王巍介紹,他們質監中心曾經給廣東的一家五金企業做過檢測,不久后廣東十幾家企業都有了質監中心的檢測報告。“依法打擊嗎?檢測機構目前還沒有這個權限,加上今天廣東,明天湖南,檢測機構也沒有精力去打擊。”王巍無奈地說。
鑒于行業內監管的缺失,后續的懲罰沒有跟進,王巍與喬亞玲都表示,檢測機構目前只能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檢測過程中保證質量與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
“寬進嚴出”與按星評級
在與國外檢測機構對接中,王巍介紹,比如像美國認證機構對國內檢測機構做評審,考察國內檢測機構的檢測業務,一般采取采信原則,即你提供的資料,包括設備、資質,業務能力,我都相信,但在今后的合作過程中不能讓我發現任何一點你欺騙我的行為,這也包括設備在今后的維護、保養中是否能夠達到鑒定范圍內,一旦發生欺騙行為,之后所有業務都將終止與你的合作。
“這正如國外企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一樣,懲罰力度是空前嚴厲的,這樣的違法成本使得企業對制造假冒偽劣產品望而卻步。”王巍表示,也正是這種“寬進嚴出”的過程,使得國內檢測機構與國外機構對接中絲毫不敢有半點欺瞞,而國外的檢測機構鑒于本國的這種管理制度,也沒有出現不經檢測而出具檢測報告的,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成本太高。
此外,喬亞玲認為,檢測機構的成長一定要經歷一個從生長到成熟的過程,而如今的檢測報告并未將檢測機構的真實水平反映出來,也就是報告的含金量不同。這也是如何考核如今4000多家檢測機構的問題。
因此,喬亞玲提議,檢測行業可以借鑒酒店星級評定制度的模式,對檢測機構采取評星,而評星的依據可以從企業對機構的認可度,工程對機構的認可度,以及機構的人員素質、成立時間長短和管理的嚴謹性等多方面來考核。而對于剛申請下來的機構,通過審查給予一星,要申請二星或者三星,應該逐級設置門檻。這樣一來,企業、消費者以及不同的工程項目可按照自己的要求選擇不同星級機構,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接受社會監督,而高品質的檢測機構必然會為了自己的長久生存做好每個細節的服務。而對于檢測機構來說則會根據相應的星級規定不斷提高各機構自身的硬件條件、人才素質、管理水平,打造高品質的公正的名副其實的檢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