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4日,跟隨福建春秋國際旅行社包機廈門直航吳哥窟的首航團隊,來到向往已久的吳哥窟。從這一刻,開啟了通往這個夢幻般神秘國度的大門。當我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一種深深的震撼使我的行動變得遲緩,一時間不知該從哪里進入該從哪里閱讀。
我看到的吳哥是在樹木掩映中的一個個恢宏的古堡,土紅色火山巖和灰色巨石壘成的具有東方情調的巨塔和殿宇矗立在原始森林中,崢嶸巍峨,蔚為壯觀。盡管這些神廟、宮殿在時空中淡去了曾經的輝煌,但卻依然以滄桑的形象固執地向世人描述國王當年的夢想。
吳哥窟之所以被稱為高棉建筑藝術登峰造極之作,正因為它有機地融合了前期建筑藝術中的寶塔、長廊、回廊、祭壇等要素,其布局規模宏大,比例勻稱、設計簡單莊嚴,細部裝飾瑰麗精致。全部建筑用砂石砌成,石塊之間無灰漿或其他粘合劑,靠石塊表面形成的規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結合在一起。走在神廟里,處處可見精美細膩的刻畫,有時是在柱子上,有時是在墻角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甚至是兩者交替的作品也都不難發現。這些浮雕手藝嫻熟,場面復雜,人物姿態生態,形象逼真,且已采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堪稱世界藝術史上的杰作。就連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柵欄,當陽光透過窗子灑入長廊,更融合出一種人文與自然交錯的美感。
站在這些宏偉而默默無語的建筑之間,一時間相機的快門聲啞然了,大腦也變得遲鈍以致空白。每每試圖從巨石的節奏中讀出點建筑以為的東西時,無不覺得自己的想象和聯想已無法表達此時的心情。吳哥窟不僅僅是一群建筑,他是一段歷史、一個王朝、一門藝術、一方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