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員工代表們一早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為長眠在這片紅土地的4.8萬名烈士敬獻了花圈(但有名有姓的烈士僅有1.5萬余人),并一路參觀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界杰出人士題寫的紀念碑林,游覽了陳列有井岡山斗爭主要領導人的雕塑園。離開烈士陵園驅車去五指峰,由于霧氣彌漫和時間關系,大家只好遠眺五指峰并集體合影留念。
隨即,大家去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參觀。這是井岡山特有的干打壘民居,分別有中國共產黨井岡山前敵委員會舊址(毛澤東同志舊居),中國紅軍第四軍軍部舊址(朱德同志舊居),紅四軍軍械處,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舊址,新遂邊陲特別區(qū)工農兵政府公賣處舊址等。在這里,代表們親耳聆聽了“毛主席的一根燈芯”、“紅軍官兵五分錢伙食”的故事。在毛主席舊居前的柿子林,講解員提議可以摘個柿子留作紀念,許多利達學員摘下一顆顆柿子小心包好帶回基地。
16日下午,學員們在基地教室上理論課,主講老師是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員、井岡山大學教授饒道良,他是一位嚴謹認真、精研井岡歷史、著述豐富的黨史專家,曾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講解井岡山革命史。他先為大家回顧了毛主席領導紅軍在井岡山戰(zhàn)斗的歷史,詳解了毛澤東為什么選擇來井岡山鬧革命(地處湘贛邊界兩不管地帶,廣泛的群眾基礎,袁、王武裝,敵人力量薄弱,五百里井岡物產豐富,五大哨口衛(wèi)護的天然戰(zhàn)場),寫出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創(chuàng)新提出“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等正確的中國革命理論。饒教授還高度評價了井岡山斗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用五個“一”做了精準的總結:一條道路、一面紅旗、一套經(jīng)驗、一支軍隊、一種精神。并以無限崇敬之情講述了是毛澤東領導的井岡山斗爭真正締造了黨、締造了軍隊以及中國革命正確的道路。最后他用習總書記三上井岡的講話概括了什么是新時期的“井岡山精神”: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