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號樓原為鴿牌電纜主廠房,原建筑為典型的單層排架結構廠房,改造后建筑層數共計5層,建筑面積約為7288㎡,室內空間改造過程中保留完好的排架柱、桁架屋架、吊車梁、天窗架構等。并新加入玻璃幕墻、玻璃觀光電梯和鋼材結構元素增添了現代工業風的感受。改造后達到多元化辦公空間的使用性質,可以同時舉辦臨時展覽、學術交流等研討活動。
矩陣縱橫設計:安慶富春東方銷售中心
洪德成作品:益田·影人四季花園E戶型樣板房
徐國峰:泛海國際 Art-Deco風格,華美主張
東倉建設張星:香港COCO辦公室
傅厚民:香港奕居精品酒店設計
梁志天:北京富力灣湖心島別墅項目A2戶型
李冰冰、黃曉明、任泉合營火鍋店熱辣一號設計方案
倪衛鋒作品:伊休高級實木定制案例
Work8眾創空間——最具顛覆性的辦公空間設計
孫君:廣水市桃源村鄉村景觀改造 古村落浴火重生
項目名稱:重慶大學設計創意產業園7#樓室內改造項目
主創設計師:寧睿、廖艾
輔助設計師:李駿、吳雁江、羅睿、王陶
設計單位:重慶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項目所在城市:重慶市沙坪壩區
項目完成日期:2019年3月
項目總面積:7288平方米
主要材料品牌:
地膠、無機涂料、金屬、玻璃、木紋墻板、
項目設計說明:7號樓原為鴿牌電纜主廠房,原建筑為典型的單層排架結構廠房,改造后建筑層數共計5層,建筑面積約為7288㎡,室內空間改造過程中保留完好的排架柱、桁架屋架、吊車梁、天窗架構等。并新加入玻璃幕墻、玻璃觀光電梯和鋼材結構元素增添了現代工業風的感受。改造后達到多元化辦公空間的使用性質,可以同時舉辦臨時展覽、學術交流等研討活動。
一、尊重歷史,“新”與“舊”完美融合
在對7號樓歷史空間進行設計改造中,保留原有的總體結構,充分尊重原貌。窗戶猶如建筑的眼睛,透過它的深眸展示建筑的風韻。小院閑窗冬已深,窗戶是一種詩意的寫照,是歷史的再現,也是現代美學的詮釋。在窗戶的處理上,我們保留了其原有外圍,引用原有老廠房建筑外窗的分格形態衍化后運用于室內的玻璃幕墻分格,將老建筑的歷史記憶在室內空間中得到保留與升華。對老建筑水磨石地面、局部墻壁、以及原老廠房遺留下的大型電機、警示牌、線圈等裝置予以完整保留,身處其中,用心感悟歲月斑駁的痕跡。室內吊頂的處理上,以裸頂的處理方式,保留內部空間的凈空高度的同時,采用塊面切割的表現手法對局部吊頂做處理深化設計。在室內顏色的運用上,結合重慶大學及自身的歷史文化底蘊及工業風設計風格的打造,采用黑、白、灰、亮紅及亮黃,更多的考慮空間與人的行為關系,用當代的方式解讀創意與設計,融合重大設計院的文化特性將室內環境視覺設計貫徹到底。
二、凸顯亮點,打造開放、獨有的大尺度跨度空間
在空間設計上,建立層與層之間的內部聯系;創建多場景的辦公模式,豐富的辦公體驗;滿足最大尺度的公共空間跨度(最大的公共空間尺度能達到14.6米),從建筑、水電通、消防、室內、外裝等各個設計工種的細節配合入手,打造開放、獨立、通透的辦公空間。厚重中透著輕盈,大氣而舒適,身在其中,人的心境隨之開闊。根據即將入駐的生產部門實際情況,在共享的情況下,對開敞空間進行恰到好處的處理,既與其他空間區隔,又不破壞空間整體性和互動性,讓開放與私密空間相得益彰,自成一體。此外,每個分院都設有獨立的接待、會議空間,為日常的工作辦公提供便利,且各空間不逼仄、不封閉,鼓勵交流,又相互獨立,無違和感。
三、雕琢細節,盡顯人性化關懷
設計中,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突出人文關懷。在7號樓二樓設置了健身房、每層樓打造了一個供員工們交流、學習、游戲的多功能共享空間與茶歇空間,鼓勵員工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強運動,強健體魄,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同時也能滿足休閑、交流、可以部門小聚、靈活辦公,也可以擁抱下午茶時光。根據室內主設計師寧睿介紹,通過設計,希望傳遞帶大家這樣的感受:我們身處在一個有歷史感的廠房里,但體驗到的是一個復合的狀態,既不是全新的、現代的、冰冷的,也不是破舊的,有歷史感,滄桑,但接觸到的東西,比如家具或是飲品,都是很現代的。通過保留對原廠房建筑的歷史空間記憶并融合重大設計院現代化辦公需求的設計改造,讓它能夠滿足我們的高強度辦公效率的需求,同時也能適應我們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