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開新設計有限公司林開新:“茶·舍”江濱茶會所,設計師延伸了建筑的格柵外觀,運用細長的木格柵,而非實體的隔墻界定出各個功能“盒子”。
矩陣縱橫設計:安慶富春東方銷售中心
洪德成作品:益田·影人四季花園E戶型樣板房
徐國峰:泛海國際 Art-Deco風格,華美主張
東倉建設張星:香港COCO辦公室
傅厚民:香港奕居精品酒店設計
梁志天:北京富力灣湖心島別墅項目A2戶型
李冰冰、黃曉明、任泉合營火鍋店熱辣一號設計方案
倪衛鋒作品:伊休高級實木定制案例
Work8眾創空間——最具顛覆性的辦公空間設計
孫君:廣水市桃源村鄉村景觀改造 古村落浴火重生
項目名稱:江濱茶會所
項目面積:224 平方米
完工時間:2015年1月
設計公司:林開新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主持設計師:林開新
參與設計師:陳曉丹
主要材料:檜木、障子紙、松木、貼木皮鋁合金、灰姑娘石材
攝影師:吳永長
文:張麗芳
導語:在江濱茶會所中,會所和江水,一者輕吟,一者重奏;一者靈動,一者厚重;一者當代,一者古老。當兩者被有機結合在一起時,它們已經不是相互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豐富的整體。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浩浩蕩蕩的江水,如同一部鴻篇巨制的史書,裹挾著數不盡的風云往事和千古情愁。當客戶在委托林開新做此項目的設計,說:“我想在閩江邊上,公園之中,建一個私人會所,閑時與朋友喝茶聊天,累時可放松心情”時,林開新腦海中浮現的是江上鳴笛的詩意場景,“笛子是一個象征,它實際上是一種空間的節奏。我希望這個茶會所的格調像笛聲般優雅婉轉,又悠遠綿長” ,一向秉持“觀乎人文,化于自然”理念的林開新說道。
整體的設計在追求達至東方文化的圓滿中展開——將中庸之道中的對稱格局、建筑灰空間的概念巧妙結合,完美呈現出一個自由開放、自然人文的精神空間。以一種柔軟而細膩的輕聲細語,與浩瀚的江水、優美的園林景觀互訴衷腸,相互輝映,和諧共生,而非封閉孤立的沉默無聲或張揚對抗的聲嘶力竭。
茶會所臨江而設,客人需沿著公園小徑繞過建筑外圍來到主入口。整體布局于對稱中表達豐富內涵。入口一邊為餐廳包廂和茶室,一邊為相互獨立的兩個飲茶區域。為了保護各個區域的隱私性,增添空間的神秘氛圍,設計師設置了一系列灰空間來完成場景的轉換和過渡,令室內處處皆景。首先是飲茶區中間過道的端景。地面采用亮面瓷磚,經由陽光的折射,如同一泓池水,格柵和飾物的倒影若隱若現。窄窄的過道顯得深邃幽長,衍生出一種寧靜超然的意境。其次是餐廳包廂和茶室中間過道的端景。大石頭裝置立于碎石子鋪就的地面之上,引發觀者對自然生息、生命輪回問題的思考。在靠近公園走道的兩個飲茶區,設計師分別設置了室外灰空間和室內灰空間。室外灰空間為一喝茶區域,除了遮陽避雨所需的屋檐之外,場所直接面向公園開放,在天氣宜人、景色優美的四至十月,這里將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理想之地。在另一邊飲茶區,設計師以退為進,采用留白的手法預留了一小部分空間,營造出界定室內外的小型景觀。端景的設計不僅豐富了室內的景致,而且增添了空間的層次感和溫潤靈動的尺度感。
在設計語言的運用上,設計師延伸了建筑的格柵外觀,運用細長的木格柵,而非實體的隔墻界定出各個功能“盒子”。即便在洗手間,觀者依然可以通過格柵欣賞公園景觀,時刻感受自然的氣息。格柵或橫或豎,或平或直,于似隔非隔間幻化無窮,擴大空間的張力。格柵之外,障子紙和石頭亦是空間的亮點。在燈光的烘托下,白色障子紙的紋理圖案婉約生動,別有一番自然雅致之美。石頭墻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用石頭壘砌而成的江邊堤壩,看似大膽冒險卻完美地平衡了空間的柔和氣質,令空間更立體更具生命力。在這個模糊了自然和人文界限,回歸客戶本質需求的空間中,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此放飛思緒盡情想象,也可以去除雜念凝思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