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前衛北京館:前衛造型和實施難度間的博弈
C:我們看到北京館的設計很“夢幻”,尤其是外形,很具科技感,這個設計是第一稿就確定的么?你們是怎么設計這個前衛的造型的?
楊:外形的前衛是北京館的一大亮點。我們的設計很概念,很純藝術,這么藝術的設計怎么和甲方溝通讓它成為現實就成了很大的一個難題。因為我們知道一般來說太過概念的建筑設計都會被砍掉,一是甲方接受不了,二是供應商很難找。我們做北京館的伸縮臂就找了6個供應商。同時,這個項目又非常復雜,土建、鋼結構、模結構、繪畫、機械臂、LED、水暖、監控、消防、工業產品、電影、模型、影視合成……光供應商就有18個,這個規模是別的場館都無法達到的。不是說面積有多大,而是這個工程是空前龐大的,所有建筑行業的分支都涉及其中。很多其他館相對就很簡單,可能只涉及到建筑設計的幾個方面,但是北京館從設計之初就太概念了,太理想了。
第一版北京館概念草圖-1
第一版北京館概念草圖-2
C:所以說一方面好的設計帶來非同凡響的效果,同樣也帶來這些實施的難度,你們對此怎么看呢?
楊:情況往往就是這樣的。因為你想把一個設計做的完美,就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比如說你買一個家具,為什么它貴,因為它的工序很多,即使你看不出來,但是它真的是好。北京館也是一樣,為了達到一個最好最完美的效果,這些復雜的工序都是必須的,一個好的概念設計的實施往往是非常復雜的。為了展示北京這個城市的魅力,北京館的設計必須是最好的。從設計要求的就高,那么相對實施的難度就大,這也是對我們團隊最具挑戰的部分。
第一版北京館概念草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