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牧桓 (Hank M. Chao)1997 年創(chuàng)建了牧桓建筑 + 燈光設計事務所,至今他還對自己的這個決定耿耿于懷?!叭ゼ~約學室內(nèi)設計,然后成立個人事務所,我覺得是我這一輩子做得最傻的一件事情”,因為他自認為“不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設計師”,在紐約的設計求學道路以及創(chuàng)業(yè)的初期,吃了不少苦頭。然而,超強的學習能力讓他最終脫穎而出,將事務所打造成為業(yè)務包括建筑設計、室內(nèi)設計以及家具和燈光設計,范圍涵蓋臺北、上海、重慶、東京4 地的國際設計平臺。
空間張力
趙牧桓對設計作品中的“空間的深度”非常關(guān)注,他在意每個項目“是否把張力放到最大”以及這樣的夸張程度是否符合項目的功能定位?!耙粋€好的設計師必須是一個好的溝通者和經(jīng)營者,能夠確保通過一群人的雙手和圖畫實現(xiàn)全部的設計意圖,讓它成為現(xiàn)實的同時,依舊是人們的夢想”。
位于上海中山公園龍之夢的蛋蛋屋設計是趙牧桓迄今為止做過的最夸張的一個項目。他在各類型項目中的收放自如,顯示出了非常專業(yè)和精準的項目設計、控制能力。
設計師要有生活品質(zhì)
“以前年輕的時候經(jīng)常熬夜,但現(xiàn)在我很不贊成我們公司的小伙子熬夜”,趙牧桓相信好的設計師必須要學會為自己打造“有品質(zhì)”的生活。做設計需要有感性的一面,“寫一些文章、一些詩,玩玩桌球或者聽聽音樂”,都是趙牧桓沉淀自己的方式,而任何一個成熟的設計項目都需要歷經(jīng)一段時間的沉淀和審視。他刻意把家安置在離事務所稍有一段距離的地方,也是為了給自己在工作之外創(chuàng)造一處純粹的可以“沉淀”的空間。
下一個目標
有心理學家說,人這一生追求的是一種自我實現(xiàn),是不斷地尋求突破和進步。趙牧桓的理解是,“人停止成長會很悲哀”。他這樣一個習慣于不斷學習的人,最近相當苦惱。在度過了事務所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期之后,漸漸地,讓他感到有挑戰(zhàn)的事情越來越少,而在設計達到一定高度之后,不可避免地他也遇到了止步不前、不再有提高的窘境。接下來的一年時間,他還是會很忙,忙于為自己尋找下一個值得超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