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時報》2010年9月9日
通訊員 章華平
時下,不少企業正在醞釀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作為上海建工集團的“當家人”,蔣志權董事長坦言:最近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發揮領導班子和管理團隊的集體智慧,更好地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做強做大企業。
蔣志權認為研究和制定發展戰略,從根本上講是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持續發展、較快發展。這就必須要認真地分析環境、市場和對手。要研究市場的特點和趨勢,從中抓住機遇,認清可能面臨的威脅。還要關注行業環境。
蔣志權談到中國的建筑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但是市場準入的壁壘尚未打破;行業內的隊伍總量與市場規模矛盾凸現,競爭過度,企業效益下滑; 承包和發包的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但是真正的工程總承包市場還沒有形成; 企業間收購、兼并、重組、上市非?;钴S,但是疊加的多,形成核心能力不夠;走出去的步伐在不斷加快,但是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還不強。
談到制訂企業發展戰略要認真分析競爭對手時,蔣志權說要通過對競爭對手的分析,在看到自己優勢的同時,真正看清自已的弱勢。在談到競爭的本質是什么時,蔣志權認為綜合性標志是市場份額。當前市場競爭態勢除了裝備資源、資金實力、施工管理能力等外,主要看價格、質量和服務。首先是價格競爭。價格競爭并不是簡單的最低價中標,積極的理解應該是成本領先戰略。承認市場價值,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進步,努力降低成本,在微利的情況下發展壯大。同時,使業主真正感受到獲得了最大的性價比。第二是質量競爭。最大的質量競爭是品牌競爭。品牌是長期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結果。競爭優勢的核心是質量。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競爭優勢的集中體現。第三是服務競爭。這是市場競爭的最高形式。包括建設全過程的優質服務,能夠充分考慮業主的需求。還要積極做好竣工交付后的服務,積極探索產品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服務等。這種優勢一旦被業主與社會認可,就是最大的競爭優勢。
結合上海建工集團的實際,在談到如何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做強做大企業,進而建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建設集團時,蔣志權認為應通過借鑒國際國內先進企業的發展經驗,在研究發展戰略過程中,著重思考七個問題:
一是依托主業,聯動發展的適度多元經營戰略。要堅定不移地圍繞建筑主業、房地產、基礎設施投資經營、相關工業“四大板塊”做文章,真正使“四大板塊”協調發展,進一步壯大集團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二是培育核心能力,實施總承包總集成的主業戰略。要培育優秀的總承包管理團隊,做深施工總承包,積極探索實踐工程總承包;要積極探索制度化的運營體系; 要努力在公司和集團層面構建技術和管理的支撐平臺; 還有培育專業公司的總承包、資源的集成、技術的成套化、系統化集成等。
三是鞏固上海,積極向外的市場拓展戰略。要從“經營項目”發展到“經營城市”, 進行屬地化經營; 要切實解決“走出去”后的體制機制、遠程控制、職工后顧之憂等問題; 要研究在國內市場通過收購兼并擴大規模, 提高在一個城市的市場占有率。還要盡快培育和提高國際商務能力,盡快培育和提高適應國際市場的項目管理團隊的能力。
四是加強管理,積極推進制度化、標準化建設。重點是經濟管理與風險控制。企業不可能沒有風險,但風險一定要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管理不僅要完善制度,還要突出執行力。管理的執行力要求公開透明,落實責任,嚴格考核。
五是深化改革,全面實現股份制改造。核心業務與核心資產上市后,要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要進一步理順和加強母子公司的管控;要積極探索高效的投融資體制與機制;要積極探索激勵和約束機制等。
六是優化結構,完善機制的人才戰略。人才是企業所有資源中的第一資源,企業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優秀的團隊。目標是控制總量,優化結構。在人才戰略上,要有正確的用人理念,不拘一格選用人才。作為主要領導層面,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要求。主要領導要有戰略眼光,善于抓大事,善于帶領團隊干大事;中層要能干,能夠獨擋一面,有很強的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刀;基層要有各類專才,有很強的專業能力。還要加快“四支隊伍”建設,即建立一支專家型拔尖人才隊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現場管理人才隊伍(項目管理團隊);建立一支復合型的領導干部隊伍;建立一支高級技工和高級技師隊伍等。
七是以人為本,和諧創新的文化戰略。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和經營者的理念有著緊密地聯系。集團統一的企業文化要和各單位各具特色的文化結合起來。把以人為本的研究放在首位,從而提煉和培育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精神。要把對市場環境的適應程度和業主的滿意度作為驗證企業文化優劣的標志。在整個市場環境中,特別是和業主,包括分包單位和供應商,如何追求雙贏的結果,這是企業文化建設中需要注重的。企業文化孕育在高級管理人員的領導才能、領導藝術和風格中,同時也孕育在企業勞模先進的精神中。要完善相關制度,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要建立企業標識體系,加強企業文化設施建設,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
蔣志權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做強做大企業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