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建五局裝飾公司的微信群因一封業主表揚信被點贊刷屏。按說,項目部收到業主表揚信是比較常見的事情,然而這封表揚信卻有著特殊的含義。
通報表揚
這是長沙軌道交通集團在地鐵四號線6·30節點考核中發出的唯一一封表揚信,而被考核的施工單位有30多家。為公司贏得這份榮譽的正是被業主稱為“尖子生”的長沙地鐵四號線項目部。同時,在業主方的二季度精細化考核中,該項目部是10家裝飾裝修公司里唯一獲評“A”的單位,也是唯一獲得業主現金獎勵的單位。
表揚信
在裝飾公司二季度“四星兩先鋒”評比中,項目部又被評為“建造先鋒”。
這么優秀的團隊,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長沙地鐵四號線是省市重點項目,無論是政府、民眾,還是企業都抱以極大的關注和期待。同時,軌道站房類是公司轉型升級五大核心板塊之一,是公司的發展重點。
大年初三,接到任命的項目經理肖騰膠驅車18個小時,連夜從西安趕回長沙,與項目總工程師張迪二人前往工地。
項目團隊
按照業主的計劃,到6·30節點,樹木嶺的天花鋁方通吊頂、地面花崗石、墻面烤瓷鋁板和柱面搪瓷鋼板等裝飾裝修工程要完成90%,圭塘站要完成85%。由于外部環境的原因,到了4月底,項目部連一個出入口都沒有,所有人員、材料的進出僅僅依靠一條人防通道。更嚴重的是,在一個站臺就有十多家單位同時施工。留給項目部的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
搶!工作面是擠出來的
“在當時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工作面。”回想起最初的艱辛,肖騰膠露出一絲苦澀和無奈。
一般來說,裝飾裝修是整個項目最后的工序。但是由于工期緊,只能緊跟土建,和機電、通號、疏散、消防等10多家單位同步施工。那么多工序擠在一起,工作面被占得滿滿的,哪里還有裝飾施工的地方。但是,沒有工作面,就無法組織施工。
為了早日爭取到工作面,肖騰膠帶領項目團隊堅持每天前往工地,與各單位溝通協調。左思右想的肖騰膠發現,機電安裝使用的工作面大,主要是安裝材料占用了很大一部分面積。
他立即跟機電單位的領導溝通,商量項目部先組織人員把材料搬開,等裝飾完工,再把機電安裝的材料搬回來。然而,對方卻擔心給材料造成損壞。經過艱難協調和反復保證,對方最終同意了這個方法。
通過不斷地與平行單位以及業主方進行溝通和協調,項目的工作面逐漸得到保障。業主方甚至表態,優先滿足精裝修的作業面需求。
在樹木嶺站,土建單位完工以后拆除了吊裝平臺。當天晚上,業主要求機電單位做好吊裝口下料平臺的鋼架。因為人手有限,機電單位只能派出3個人去做。僅靠這三個人,就是熬個通宵也做不完,而第二天,包括裝飾裝修,有10多家單位的材料等著往下運輸。為了6·30節點,項目部施工計劃安排的十分緊湊,一刻也耽擱不得。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得知消息的項目生產經理田源當即組織人手趕去幫忙,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到了凌晨2點,長6米寬1.8米的鋼架終于焊裝完畢,圓滿保障了第二天施工材料的供給。
“工作面是擠出來的!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一切以6·30節點為重,保質保量保進度!”肖騰膠的話擲地有聲。
精!我們就是尖子生
由于長沙地鐵四號線的特殊政治定位,精細化管理是肖騰膠對項目管理團隊一以貫之的要求。
為了做到施工的精細化和標準化,充分發揮“樣板引路”的作用,肖騰膠項目團隊第一時間完成了樣板間。在所有施工單位里面,這個樣板示范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
業主方長沙軌道交通集團的二季度精細化考核和6·30節點考核是同步進行。談起考核的結果,肖騰膠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這么多家單位中,我們拿到唯一的“A”,還能拿到業主唯一的獎金,馬姝好功不可沒。”
作為曾經參與過地鐵項目的人員,同時,作為該項目的資料員,整理考核資料的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馬姝好的肩上。肖騰膠說:“很多次,我從工地上回來,都夜里11點多了,作為一個孩子才剛1歲的媽媽,她還在深夜加班準備考核的資料。”
這次精細化考核,標準就有69頁,考核內容涵蓋質量、安全、綜合等三個大項,考核細則有100多條。“這次提交的資料,不僅用于季度考核,也是工程計量的依據。業主也聯合了長沙市檔案館,等項目完工以后,這些都可以作為竣工資料。所以,業主的標準把控非常嚴格。”
眼看6·30節點考核在即,馬姝好為了做好資料,不知道熬了多少個通宵,7天內整理完成整整28盒資料。“其實主要原因還是肖經理要求大家在施工過程中要及時歸檔資料,這樣,后期整理才能得心應手”,馬姝好這樣說。
在檢查完6·30節點資料后,業主高興地說,“你們真是尖子生!”
業主方除了對項目部進行通報表揚,給予物質獎勵,并決定把項目部提供的資料作為其他標段的標準范本進行推廣。
妙!同心戮力共面難題
“第一批鋼材通過轉運平臺,運到裝飾區,我們花了3個小時!”項目施工員兼安全員孫宇軒笑著說。不同于以往的項目,地鐵項目是通過吊裝口往地下運輸材料。第一批鋼材到貨的時候,大家才發現,一捆鋼材長6米,直徑近2米,重量近2.5噸,而吊裝口寬度有限只有5米,按照通用的方法根本無法運進去。只能用吊車小心翼翼地讓鋼材傾斜著吊進去。一旦控制不好傾斜的角度,整捆鋼材就可能散架。
當第一捆鋼材運進去以后,怎么在通道里運輸又難住了大家。
當時,所有的項目管理人員都堅守在現場,集思廣益,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了保證第二天施工用料,大家決定把鋼材拆開往里搬運。然而,這樣的速度實在是太慢。半個多小時過去了,一捆鋼材還沒有運完。
這時,看著工地上堆放著的圓型鋼管,孫宇軒突然有了辦法。“我是想起以前參加拓展活動的時候用過的方法,不過,那是運人,我們這次是運材料。”整個團隊立即動員起來,把直徑約60mm的鋼管作為滾輪鋪在整捆鋼材下面,隨著鋼材前進,再把后面的滾輪往前鋪。“一二三,一二三……”,隨著響亮整齊的口號,一捆鋼材只需十幾分鐘就順利運到目的地。
按照規定,大型貨車夜里22點以后才能進入市內,等搬完這批材料已經是凌晨4點。然而稍微瞇了一會兒,孫宇軒便又起床了,因為每天早上7點,他都要對勞務班組進行安全教育。
當然,項目部的故事還有很多。
在尋找工作面的時候,肖騰膠一天踩到兩個釘子,他簡單處理下,便又返回現場。“一瘸一拐”仍堅持每天匯報、堅持奮戰的項目經理給業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技術總工張迪,瘦削的身影總是在工地忙碌著。有次去工地解決勞務隊提出的施工問題,半路突降暴雨,全身濕透的他在工地上忙活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到辦公室。
第二天就要向業主報計量,商務經理婁雄的偏頭痛卻又犯了,她忍著痛苦堅持完成計量才回家,離開項目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晚上12點了。
質安總監曾文照,已經50多歲了,有時候一天要跑五六個地方找簽字,他給自己定了個要求:不完成當天的工作堅決不回家。不高的個頭里似乎蘊藏著無窮的能量。
安全主管張濤,近50歲,腿部風濕嚴重,有時腿部僵硬無力,依然每天堅持去工地檢查安全。“跟著肖經理干活,我有使不完的勁兒”,發自肺腑的話語讓人感動。
每天頂著烈日爬上爬下的孫宇軒,剛到項目時210斤,到二季度考核結束瘦了近20斤。“正想減肥呢!”酷愛音樂的他喊了一句,把大家都逗樂了!
馬姝好也永遠記得過生日的那天,大家一起歡呼的笑聲。
……
“團隊協作、凝心聚力、快速建造、優質履約,項目團隊不怕苦、不怕累、不推諉,在長沙地鐵4號線建設中豎起五局裝飾快速建造履約先鋒之旗。”這是長沙地鐵4號線項目部榮獲公司季度“建造先鋒”的頒獎詞,也就是對他們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這里,項目團隊就像班級的“尖子生”,一直走在地鐵建造的前列,他們匠心前行,一路凱歌,是公司快速建造的標桿;他們鼓足了干勁,向著更高的目標奮勇前進!(中建五局裝飾 于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