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詳細做法如下:
1)吊桿兩端固定牢固,鎖緊螺母必須加彈簧墊片,待主龍骨調整后,全部鎖緊,吊桿必須垂直。上人的吊頂吊桿采用直徑8mm,不上人的吊頂吊桿采用直徑6mm。吊桿間距不大于1000mm,距主龍骨端部或墻不大300mm。通過大于1000mm的風管等物體時,下邊采用L40×3角鋼焊U型吊架過度。
2)安裝主次龍骨前,應根據吊頂設計標高在四周墻上放線,水平誤碼差正負不大于5mm,主龍骨間距不大于1000mm,次龍骨間距不大于400mm,上人吊頂和重型造型吊頂次龍骨間距不大于300mm,主次龍骨吊掛完成后,均調整到橫平豎直,主次龍骨材料規格根據上人和不上人吊頂不能用錯,尤其次龍骨的壁厚要特別注意。大面積吊頂中部應起拱,起拱高度應不大于房間短向跨度1/200~1/300,安裝次龍骨時,每根只上兩只卡夾,待效正主龍骨后,在上所有卡夾,并一次性夾緊固定,使吊頂骨架不松動,減少變形。吊頂面積過大需每隔12m在主龍骨上部焊接橫向大龍骨一道,以加強主龍骨側向穩定性及吊頂的整體性。
3)重型造型頂,應采用角鋼或扁鋼對造型部分的邊框焊制,并用40×3角鋼做吊桿上部焊接法蘭,再加直徑8mm以上的膨脹栓與頂板固定,并適當加斜支撐固定,達到造型的穩定牢固。尤其是不對稱造型頂,更應注意其穩定和牢固性。吊頂龍骨調整和加固后,再全面檢查一下,上人頂應鋪檢修馬道,如檢查合格后,通知其他專業做好封頂前的準備工作。
4)隔墻和吊頂罩面石膏板安裝應從中心向周圍鋪設,石膏板邊長垂直次龍骨長向,錯縫排列。自功螺釘與石膏板的邊距為10-15mm為宜,距板角50mm,螺釘中心距150-170mm,固定石膏板應從中間向板的四邊固定,螺釘頭宜略埋人板面,并不使紙面破損;雙層板的基礎板也要按照上述標準固定,面層板自功螺釘與基層自功螺釘錯開固定,嚴禁基層板釘距大于200 mm。
5)隔墻和吊頂罩面,板與板之間應留5-8 mm縫隙,短邊和切割邊應倒角,接縫過度自然平整。并且應掛線施工,安裝完應進行平整度和牢固性檢查,做好下一工序的準備工作。
6) 隔墻和吊頂罩面批膩子之前,應封閉裝飾空間,防止石膏板受潮或風干翹曲變形。板縫處理,清潔接縫表面,將嵌縫膩子填入板縫區域,寬度為50mm,嵌縫料采用專用嵌縫膩子,特點是粘附力強,用批刀將穿孔紙帶貼在接縫處,并將膩子刮透紙孔,刮平膩子,待干后用砂紙輕砂光。刮笫二層嵌縫膩子,寬度為100mm,待干后砂光。刮第三層嵌縫膩子,寬度為150mm,等干后砂光。24小時后可以全面滿批膩子,最后面層飾面刷乳膠漆或噴涂。
通過以上的防治措施,在公司多個項目石膏板隔墻、吊頂工程中,我們獲得了成功,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采用這種防治措施確實解決了開裂的質量通病,減少了維修成本,并達到了預期的公共區域的整體效果,獲得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值得推廣。
上述的解決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裝飾質量通病的措施,是長期施工過程是總結,為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再犯同樣的錯誤,造成重復的浪費,特將此文推薦給業內人士共勉,有不到之處望給予指正。同時還需要特別提出,在裝飾設計階段就必須將防治質量通病的節點設計到施工圖中;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一定要要求施工人員,嚴格按照防治質量通病的節點的施工工藝進行施工,這樣才能夠達到防治質量通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