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明日快1周》針對肯德基全國首批130家餐廳設計變身,對相關行業的資深人士進行了采訪。私享設計工社的創意總監胡俊峰、時尚記者陳思彤、美食專欄作者PP以及電視媒體人KIKI,四位受訪者在KFC的第三代餐廳分別講述了自己對肯德基從店面設計、產品包裝、員工制服到APP等電子媒體方面探索的想法。
胡俊峰:
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經歷了三次餐廳風格的變化,特色還是較鮮明的:第一階段的餐廳(1987年-2003年),保留著原汁原味的美式品牌風格,店內是鋪天蓋地的產品圖片和品牌創始人頭像;到了第二階段(2004年-2013年),肯德基開始強調融入中國市場的理念,尤其注重強調生活態度和主張,餐廳內張貼的壁畫上能看到很多人在一起做分享。不過那時的用餐環境還比較簡單,比如安裝的是節能燈,屬于辦公照明。現在進入第三階段(2014年),有了顯著的變化,更加注重食客的生活體驗。以世豪廣場這種新理念餐廳為代表,原有店內大塊標志性的肯德基紅被米白、灰白等色彩所代替,我走進來后感覺非常舒適,居家感很強。在這樣的店,我是可以停留下來的。
從設計的角度來說,餐廳的細節把握非常好。以往的塑料植物換成鮮活的綠蘿,給人的感覺很清新。原本敞亮的大空間里做了貼心的隔斷,這種圍合會讓食客用餐和交流都更具私密性。在照明上注重氛圍,不止是基礎照明,像吧臺上方安裝的垂燈,灑下幽幽的光柱,食物上泛起金色的光暈,裹挾著香氣,格外惹人垂涎。它這種把AF比值擴大的做法,源于人的視線是趨光的,我們的關注點會隨之集中到食物上,而忽略掉不雅的吃相。
再看墻畫,每一幅都在講著肯德基的故事,包括白羽雞的養殖過程、新鮮的食材等,非常巧妙,一點也不死板,并且通過一個小射燈把想突出的地方強調出來。
此外,家具都是選用溫潤細滑的木質家具,從設計上來講,木質家具更加注重觸感。以前的桌椅摸起來像大象的皮膚,現在的則像少女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