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雙重尷尬;“錯覺”和“誤判”
溫州家具品牌冷對溫州市場,還有第三種原因。在家具流通領域頗有建樹的王東升表示,在溫州的家具消費市場,“達芬奇現象”一直存在,就是普遍認為“溫州家具不如廣東家具”,以至于以前曾有個別廠家不惜假冒生產地來迎合消費者,最終被工商查獲。
“這其實是消費者的一種錯覺。”王東升認為,目前來說,在設計、產能、品質等各個方面,溫州家具已經不會輸給廣東家具和川派家具,尤其在歐式古典實木家具領域,溫州已經形成自己的整體實力。溫州家具商會常務副秘書長劉結銘認為,近年來溫州家具在設計上頗有起色,澳珀家具的朱小杰、大千家具的朱放、華奇家具的李洪明等,都是業內知名的設計師,澳珀在國際家具展上輸出“溫州設計”,華奇獲得過世界工業設計大獎德國“紅點獎”,都已把溫州家具設計提升到一種全新的高度。此外,近年來廣東各大國際家具展上,風光獲大獎的名單中,總有溫州品牌的身影。
由于區域品牌影響力的塑造和推廣,確實有所滯后,一直以來,溫州家具品牌或多或少遭遇本土家具賣場的“誤判”,擔心降低商場的檔次,不愿意對本土家具品牌招商,本土家具品牌也就冷對本土家具賣場。
>>>記者手記
行業已轉型
定位需更新
作為一個品牌,只要能熱,熱在哪里都行,不一定非要搞成“榮歸故里”的樣子。所以,溫州家具品牌的“內冷外熱”,應該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不必驚詫。
不過,作為一個生產基地,以板式發家成名,現在絕大多數卻主推全實木的歐式古典家具,業界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行業已轉型,定位需更新。
提升行業影響力,打造“區域品牌”的路徑,必不可少。戴了多年的低端低價“板式家具制造基地”的帽子,是必須舍棄的,要換頂什么樣的帽子,目前看來也已經明確,全實木歐式古典家具,溫州家具的方向就是走高端路線,在材質使用上,趨向實木材料;在用料上,強調環保要求;在風格上,走歐式、美式、法式等華麗、 高貴路線;在設計上,強調原創,一改以往多為模仿的路線。
如此,新的定位也就清晰了,不久前,業界喊出“打造中國奢華家具生產基地”的口號,可謂水到渠成。作為行業的龍頭們,最后要反思的是,川派家具可以在短短10年之內迅速崛起,靠的是什么?人家所擅長的,可能正是我們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