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云浮石材博覽中心建成、石材旗艦項目中國(云浮)國際石材產業城項目啟動,隨之而來的是云浮市石材行業加快向集聚集約發展轉變,云浮石材工業產值將從當下的100多億元,至2015年很有希望攀升至千億元。
云浮市是中國三大石材基地之一,具有400年石材生產的悠久歷史,近幾年為籌謀升級支柱性卻“大而不強”的石材產業殫精竭慮地思考。如今,云浮市探索出一條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建設石材產業園、組建國家級石材檢測中心和廣東省一級的石材研究院、開展石材電子商務和石材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等舉措,轉型提升,打造國際性的石材產業集聚地。
這一戰略性的轉變,在云城區牧羊路有著明顯的改變:道路兩邊密集的石材廠陸續搬離、喧囂行駛的運石車減少、彌漫的石灰粉塵少了,街坊們欣喜地感到日常生活不再灰頭灰臉。云浮市委書記黃強對此指出:“牧羊路的所見,正是云浮石材發展近年呈現出的可喜變化。”
產業勃興
廣東云浮和山東萊州、福建水頭,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三大石材基地,占據著我國石材生產和銷售總量的半壁江山,進入21世紀中國的石材規模已連續多年居世界之首。
云浮石材業憑技藝精湛獨步天下,業界一句俗話“只要木頭能夠制造的工藝品,云浮的石頭同樣可以做到”,透露出當地人自信的底氣。
據《云浮縣志》記載,200年前肇慶水月宮內所立“水月宮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的石碑,是當時云浮縣生產的大理石片。如今,石材產業是云浮市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有牧羊、逕口、思勞、腰古等石材工業園區,拼圖一條街,工藝一條街和墓碑一條街等,擁有約4000家石材企業,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材生產基地。
云浮全市石材從業人員近20萬,產品涵蓋13大系列23大門類千余花色品種,且每年企業數量和石材產銷量還在不斷增加,被譽為“中國石材基地中心”、“中國石材流通示范基地”、“中國人造石之都”。
云浮石材產業集中在云城區,擁有云浮市九成以上的石材企業,324國道線兩旁綿亙匯聚成聞名中國的“百里石材走廊”。云城區多年來石材產銷量位居全國前列,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具有相當知名度。
云城區自然風光旖旎,歷史文化悠久,礦產以硫鐵礦、花崗巖、大理石聞名中外,素有“中國硫都”和“中國石都”、“石材王國”之稱。該區的石雕工藝文化源遠流長,2006年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石雕)藝術之鄉”,“云浮石藝”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1年云浮石材市場占有率達到內地40%以上,石材工業總產值超百億元。”云浮市云城區委書記江壯宏公布。
改革開放后,云浮石材作為產業真正地發展壯大,產業規模一度呈爆炸式增長態勢,迅速形成了初級產業集群,基本完成了原始積累。
1983年,云城區牧羊村六家村民聯合興辦第一家個體石料加工廠,一年凈賺6萬元引起巨大轟動。初試的巨大成功,促使當時的云浮縣委、縣政府果斷決定發展石材企業,至1980年代中后期,云浮的石材企業由100多家發展到1200多家,推動石材業進入第一輪創業高潮。1990年代初云浮設立縣級市,市政府以324國道擴建改造為契機,通過實施一系列扶持和引導措施,石材業發展走上了快車道,沿324國道形成了“百里石材走廊”,云浮成為全國三大石材基地之一。
云浮市石材多年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最明顯的是石材機械制造,產品齊全,年產銷大、中、小型石材機械1萬多臺(套)。云浮市中小型石材機械的制造水平逐步提高,已具有一定的性價比優勢,目前大理石薄板機已打入國際市場。云城區河口街是廣東省唯一的石材專業鎮,云城街則是全省的石材機械專業鎮。
運輸物流體系較為齊全,有專業的運輸、報關、荒料倒運機構和設施。所有這一切為石材產業創造良好條件。而且,地處境內的“廣東內河第二大港”六都港水運繁忙,貨船如梭,日夜不息運輸云浮石材產品,行銷國內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