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態上來看,不難發現,東方家園和百安居是建材超市的發展模式,紅星美凱龍等則走以攤位制為主的市場路線。自家得寶、百安居進入中國市場后,究竟何種業態比較適合中國市場的爭論一直未休。
據了解,建材超市呈現出來的特征是規模化采購和低價銷售,其基本優點是選擇多、價格低、自助服務、一站購齊。而攤位制模式品牌專賣度非常高,較為突出企業的品牌、文化和產品的設計風格等。就家得寶、東方家園等事件,家居建材行業的業態問題再一次被討論和探究。建材超市的商業模式是否真的不適合我國的國情?對此,業內專家表示不然。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秦占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業態的問題是個復雜的問題。由于家得寶、東方家園等事件的一再升溫,似乎自主經營模式發展出現了問題,而傳統的租賃方式發展較為穩定。但租賃式賣場類似于房地產,其虧損不直接表現在賣場上,而是表現在承租方,也就是建材和家居行業,因此對于市場反應不像建材超市呈現得那么明顯。就目前而言,租賃式經營方式還將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從行業來講,創新模式更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