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聘任廖亓擔任大學生行業導師
來源:中裝新網 作者:丁艷艷 時間:2025-04-25 20:25:45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2025年4月24日,第十一屆“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導師進校園”活動在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成功舉辦。武漢漢厚柏合建筑設計事務有限公司合伙人、設計總監廖亓受邀擔任行業導師,并圍繞《AI時代,設計師的“不變”與“變”》主題,為在場師生帶來了一場極具前瞻性的深度演講。
AI沖擊波:挑戰與機遇并存
廖亓指出,隨著AI技術呈幾何級數迭代,諸如Midjourney等工具已能在3秒內生成多張設計圖紙,高效便捷的智能生成技術正深刻改變設計行業。面對“畢業即失業”的潛在焦慮,他拋出了關鍵問題:“設計師的核心價值何在?如何駕馭這場技術革命?”通過“Midjourney輔助故宮文創設計”等案例,他強調AI并非替代者,而是協同創新的伙伴,唯有主動擁抱變革,才能將挑戰轉化為機遇。
堅守“不變”:設計本質與人性在場
廖亓提出,無論技術如何更迭,設計的三大基石始終不變——設計本質、人性在場與審美判斷力。工具會迭代,但設計師對空間、功能與情感的深度理解,以及對人性需求的洞察,是AI無法取代的核心競爭力。他呼吁設計者從經典作品中汲取靈感,在項目中打磨審美,并通過持續學習保持敏銳的專業判斷力。
應對“變局”:構建能力金字塔模型
為幫助未來設計者適應AI時代,廖亓分享了“能力金字塔模型”:
基層能力:掌握AI工具鏈,如Deepseek(文本創作)、Stable Diffusion(圖片生成)、即夢AI(短視頻制作)等,提升基礎效率;
中層能力:構建跨學科知識圖譜,通過多學科融合激發創新,成為復合型人才;
頂層能力:強化審美判斷力,通過經典研習、項目實踐與行業交流,形成獨特的設計語言。
未來方向:人機協同的“超級個體”
廖亓預言,人機協作將成為主流,設計師需以“超級個體”姿態參與效率革命。AI負責生成與優化,人類則專注創意篩選、策略整合與情感表達,形成“文生圖、圖生文、混合創作”的新型工作流。他總結道:“工具會迭代,人性永在場。唯有堅守設計初心,善用技術杠桿,方能在這場變革中立于不敗之地。”
演講尾聲,廖亓以“給未來設計者的生存指南”寄語青年學子:保持敬畏、持續進化,在AI浪潮中書寫屬于人類設計師的不可替代價值。此次分享不僅為在場師生厘清了行業趨勢,更點燃了新一代設計者對技術與人文融合的深度思考。
活動現場,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黨支部書記肖新梅為廖亓頒發了行業導師的聘書。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黨支部書記肖新梅為廖亓頒發了行業導師的聘書
“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由國家一級行業協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主辦,是一項面向全國環境設計及相關專業在校大學生的公益性賽事。自2013年首屆在清華大學啟動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屆。十余年來,大賽共覆蓋院校1200余所,逾30萬名學生參與,包括“985”“211”、雙一流大學、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等。2023年,“中裝杯”成功入選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生學科競賽觀察榜單。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學術與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時均表示,廖亓的融入為設計教育領域增添了更深層的情感聯結。這場講座不僅承載著專業智慧的傳遞,更以一位行業先行者的誠摯情懷,在年輕學子心中點燃了理想與信念的星火。他特別強調,“導師”的真正意義絕非流于表面的稱號,而是那些甘愿躬身俯首,將思想火種悉心傳遞給后輩的引航者。
相關文章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