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CBDA設計展推介會及中國建博會(廣州)設計私享會-首站蘇州站圓滿成功舉辦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25-04-03 15:11:5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4月2日,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中國建博會(廣州)主辦,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承辦的【星耀設計 · 聯聚未來】第十一屆CBDA設計展推介會及中國建博會(廣州)設計私享會-蘇州站于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金螳螂商學院圓滿落幕?;顒訁R聚設計領域權威專家、跨界學者及行業領袖,通過主題演講、高端論壇及互動體驗等形式,深度探討設計行業未來趨勢與創新路徑,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出席本次大會的領導及嘉賓有:中貿展副總經理鄧麗宙;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秘書長孫曉勇;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副秘書長李金雙;金螳螂副總裁、設計總院執行院長,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會長季春華;金螳螂副總裁陰皓明;黑十設計設計總監,花吉社美術館創始人徐曉華;Find Media上海礬得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Jet Lee;廣州聲博士聲學技術有限公司家居建材事業部總監黃振華;廣州聲博士聲學技術有限公司聲學應用工程師丁勇;中國建博會(廣州)設計師渠道“星設聯”推介人許沙曼等。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秘書長孫曉勇
孫曉勇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旨在深化設計與產業技術的對話,重點聚焦AI與設計行業的融合趨勢。他指出,AI應被視為設計師的“高效助手”而非“替代工具”,尤其在定制化空間設計中,AI可提供風格趨勢建議,但技術落地仍需依賴設計師的專業經驗。他提出我們應該理性擁抱AI。設計師需認知AI在拓展創意、提升效率及數據抓取中的價值,聚焦落地能力。同時設計創新需以材料研發為支撐,鼓勵設計師關注建博會等平臺的前沿材料趨勢;也需保持人文關懷。AI無法替代設計師對客戶需求的深度理解與情感洞察,技術始終需服務于“以人為本”的設計本質。行業應以開放姿態探索AI賦能路徑,同時堅守設計核心價值,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貿展副總經理鄧麗宙
鄧麗宙副總經理在致辭中系統闡釋了中貿展“雙輪驅動”戰略布局,強調以設計師渠道與商業工裝渠道為核心,構建全產業鏈賦能體系。廣州建博會作為行業賦能平臺,正通過“展覽+游學+論壇+資源對接”多維矩陣,精準解決設計師在創意落地、品牌對接與技術轉化中的痛點。展會已完成從單一展覽向全鏈路服務平臺的轉型,覆蓋材料生產、渠道運營、國際拓展等六大核心板塊,并打破傳統會展時間限制,以全年活動串聯行業生態。
針對全球化趨勢,鄧麗宙重點提及中貿展通過在日本、迪拜等地設立中心、參與國際設計交流,推動中國設計“走出去”。她強調,建博會將持續深化與行業伙伴的合作,以資源整合與模式創新實現“產業增值+行業出?!彪p突破,助力中國設計產業迎接全球化機遇。
中國建博會(廣州)設計師渠道“星設聯”推介人許沙曼
許沙曼女士在發言中全面展示了中國建博會(廣州)作為“大家居建裝行業全球第一展”的平臺優勢與戰略升級。她指出,建博會已突破傳統展覽模式,轉型為“全年度、全鏈路、全渠道”的行業賦能平臺,通過整合室內空間生態、門窗戶外生態、材料制造生態三大矩陣,精準服務設計師、經銷商、外貿等六大核心群體。
針對設計師渠道,建博會推出“新設聯”與“工商聯”雙IP戰略,重點打造設計定制展區(聚焦高端定制與未來設計理念)和商業工裝展區(展示裝配式技術、智能場景化應用)。依托2000+優質品牌資源,建博會不僅助力設計師與品牌企業高效對接,更通過“敏感盒子”新材料拓展和數字化選材平臺(年內上線),切實解決設計落地痛點。
領略設計魅力 主題演講詮釋高度
黑十設計設計總監,花吉社美術館創始人徐曉華
徐曉華在《花吉社·辦公室里的美術館》的演講中分享其設計哲學,強調情感記憶與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作為資深收藏家,他將私人藏品轉化為空間敘事語言,在北京花千廠酒店植入版權藝術作品,于黃山項目復刻非遺匠人手藝,在揚州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符號。徐曉華提出“設計三維度”:挖掘全球文明共性、提煉本土文化基因、實現傳統工藝現代化,主張通過光影、器物、故事構建“時空平衡”的空間體驗。其案例展現酒店設計超越功能需求,成為承載文化對話與情感共鳴的“白月光”,印證“創意與情感永不因技術迭代失色”的理念。
Find Media上海礬得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Jet Lee
Jet Lee在《空間設計的智能革命與設計師的進化論》的演講中分享“空間設計的智能革命與設計師進化論”,揭示AI工具如何重塑設計行業生態。作為深耕地產與高端設計領域的設計師,Jet Lee團隊自2023年起系統性探索AI應用,涵蓋大語言模型、圖像生成及視頻制作全流程。
Jet Lee指出,AI技術正以指數級速度進化,從生成人物到復雜場景僅需一年多迭代,但設計師的核心價值在于情感表達與經驗沉淀。AI工具可高效完成方案推敲、渲染及視頻生成,但其算法依賴需設計師通過“三大維度七大要素”進行精準控制——包括空間構成、材質對比、色彩邏輯等。演講中展示的實際案例顯示,AI在解析古詩詞生成空間概念、舊改酒店新材質碰撞等場景中,展現出拓展設計想象邊界的能力。
廣州聲博士聲學技術有限公司家居建材事業部總監黃振華
黃振華在《住宅隔聲系統》的演講中圍繞“建筑聲環境”主題展開分享,介紹噪聲成為第一大污染源及相關投訴數據,闡述聲博士的技術、產品、市場應用及項目案例,重點講解地面阻尼涂層、墻體全息隔聲涂層、阻尼隔聲氈等產品解決樓板撞擊聲、墻體隔聲、水管水流撞擊聲等問題。揭示聲學技術如何賦能人居品質升級。他援引住建部“好房子”理念,指出在空氣治理成效顯著的背景下,噪聲污染已躍居環境投訴首位,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痛點。
巔峰對話「學術論壇」觀點碰撞
隨后舉辦的高端論壇圍繞“建筑裝飾設計行業探討AI融合路徑”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嘉賓們針對“設計如何突破行業邊界”“AI技術對傳統設計的沖擊與機遇”等熱點話題展開思想碰撞。論壇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 秘書長 孫曉勇擔任主持,現場金句頻出,觀點犀利,為行業提供多維視角的解決思路。
論壇嘉賓: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 秘書長 孫曉勇
Find Media上海礬得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Jet Lee
金螳螂 副總裁 設計總院執行院長,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 會長 季春華
黑十設計 設計總監、花吉社美術館 創始人 徐曉華
聲學應用工程師 丁勇
(從左至右依次排序)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 秘書長 孫曉勇
設計行業論壇上,孫秘書長主持了關于設計師與AI技術融合的深度對話。與會專家普遍認為,AI作為設計工具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在提升效率、拓展創意維度方面展現顯著優勢,但設計師群體對技術迭代帶來的行業變革亦存在雙重焦慮:既擔憂傳統收費模式因AI加速設計流程而受沖擊,又面臨技術轉型壓力。論壇強調,設計師需平衡“擁抱”與“克制”原則,將AI定位為輔助工具而非替代者,聚焦其數據分析和聲學優化等垂直領域應用場景,推動技術與藝術融合的創新實踐。
金螳螂 副總裁 季春華
季春華在論壇中強調,建筑裝飾業需擁抱AI工具屬性,但創意核心不可替代,設計師群體應以開放姿態接納AI技術。他指出,AI將成為未來設計的核心工具,但其角色應定位于“創意輔助者”而非“替代者”。AI在信息收集、元素預演等環節能顯著提升效率,幫助設計師在創意初期快速獲取方向性成果,但核心創意的生成仍需依賴人類設計師的經驗與思維。他呼吁行業同仁打破技術焦慮,以“人機協作”思維重構設計流程,通過AI釋放生產力,聚焦創意本質,推動行業向智能化與人性化融合的新階段演進。
黑十設計 設計總監,花吉社美術館 創始人 徐曉華
徐曉華在論壇中表示,設計師應對AI技術保持開放態度,同時堅守創意本質。他認為AI在提升設計效率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例如通過大數據快速生成方案、優化流程,這與CAD等技術革命帶來的行業變革具有相似性。但徐曉華強調,設計作為情感表達與商業邏輯的結合體,其人性化內核無法被替代。AI難以復現設計師與業主的深度溝通、空間體驗的細微推敲,以及基于歷史文脈的原創思考。他主張設計師應主動探索AI工具的應用邊界,將其定位為提高生產力的輔助工具,而非創意主體的替代品,在效率提升與人性化設計之間尋求平衡。
聲學應用工程師 丁勇
聲學應用工程師丁勇在論壇中分享了AI技術在聲學領域的應用實踐。他指出,其公司正在構建定制化AI模型,深度融合設計與生產流程。通過AI技術,設計師可快速獲取精準的房間聲學參數、國家環保及噪聲標準,顯著提升設計效率。同時,AI生成的海量參考圖像為產品設計提供靈感支持,加速方案迭代。丁勇強調,AI不僅優化設計方案輸出,更深度融入研發體系。企業已將AI模型植入全球研發系統,通過數據驅動輔助開發更具創新性的聲學產品。該技術使傳統需數日的聲學模擬壓縮至秒級響應,同時突破地域限制,整合全球標準與案例,為市場輸出更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Find Media聯合創始人 Jet Lee
Jet Lee指出,AI賦能設計需平衡效率與創意,自2023年初AI工具爆發式增長以來,設計行業經歷了從焦慮到探索的轉型歷程。初期AI生成的方案雖不成熟,但其快速迭代能力為設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尤其在色彩搭配、材質推演等環節中,大幅提升了效率。Jet Lee強調,AI應作為輔助工具而非替代方案,設計師的核心價值在于前期的創意構思與經驗沉淀,這是AI無法復制的“人類精華”。
本次設計私享會以創新為驅動,以全產業鏈協同為目標,充分發掘優秀設計項目和代表案例,打破設計資源壁壘,推動公裝設計從創意到商業價值的無縫轉化,引領大家居建裝行業高質量發展。
建筑裝飾設計藝術作品展暨作品設計大賽已成功舉辦十屆,始終以促進中國當代建筑裝飾行業及環境藝術設計的和諧、健康發展為宗旨。促進設計師及設計團體之間的相互交流、開闊眼界、提高專業水平。對具有優秀設計能力、專業水平及良好職業道德的設計師予以更高肯定。
精彩瞬間
相關文章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