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思潮,精彩回顧丨融創羅黎勇:于歷史,見未來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21-12-22 15:52:48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理想之城,行業共建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座“理想之城”。近年來,伴隨著宏觀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市場趨勢、消費場景、用戶需求、生活方式的細化與升維,地產與設計行業從早期的野蠻生長,快進到“降本增效、體驗至上”的產品力時代。追溯與創新并舉,研發與創造共進,理論與實踐交鋒,首屆地產設計趨勢大會應運而生,致力于搭建一個地產設計領袖、設計領軍人物的交流平臺,推動城市人居環境營造上下游形成良性正循環的狀態。
12月9日,由DESIGN TRENDS 設計趨勢主辦,大道恒美品牌管理協辦的“2021設計趨勢大會”落地廣州設計周,場上大咖云集,星光熠熠,場下業內人士齊聚,座無虛席。在開發商、設計方的甲乙立場對話中,在先鋒、前沿、縱深的思想碰撞中,這一地產與設計行業年度巔峰論壇圓滿落幕。
這是一場絕無僅有的趨勢盛會,聚焦行業熱點、癢點與痛點,探求地產設計的時代價值。這場論壇,云集了全國TOP級地產開發商的核心領袖,演講嘉賓包括融創華中集團產業產品中心總經理羅黎勇先生、香港置地設計中心助理總經理何曉先生、萬科集團長租公寓BU設計總監女士、綠地江西區域管理總部技術管理中心總監助理王鈞先生、東原集團西南區域產品研發部室內高級總監徐越吟先生等行業佼佼者,從地產現狀與展望、城市規劃與更新、產品研發與實踐、社區運營與激活等多個維度,喚起行業思想的激蕩。
同時,本論壇也是中國極具影響力的設計領軍人物的舞臺,來自國內一線的布魯盟設計創始人/創意總監邦邦女士、ENJOYDESIGN創始人/設計總監郭捷先生、美林設計機構聯合創辦人陳美君女士、納沃設計創始人/總設計師王超先生等知名設計師各抒己見,圍繞國際視野、藝術美學、產業鏈資源、IP創意、生活場景等角度做主題演講,交流設計趨勢,傳遞前瞻性思考。
大會期間,融創華中集團產業產品中心總經理羅黎勇先生作為工業遺址改造與城市更新者就《于歷史,見未來》的主題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精彩演講,將融創六大戰略板塊的產品一一解析,由武漢一八九零工業遺址和武漢甘露山文創城兩大項目展開對歷史與未來的闡述,以下是演講實錄。
羅黎勇
《于歷史,見未來》
羅黎勇
融創華中集團產業產品中心總經理
武漢一八九零工業遺址研究院 院長
羅黎勇先生現任融創地產華中集團產品產業中心總經理、武漢一八九零工業遺址研究院院長。從規劃到建筑,擁有豐富的行業及項目經驗,曾參與完成中山大道街區復興規劃、都江堰城市總體規劃、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規劃區總體規劃、武漢最大規模工業遺址群落武漢融創一八九零項目、武漢融創一江源項目、武漢甘露山文創城項目等一系列作品。
他致力于服務煥新城市建設,圍繞“地產+”為城市賦能,在融創以企業產業能力小循環服務經濟大循環的倡導下,積極推進城市共建戰略,成為美好城市共建者。
首先,很高興設計趨勢大會邀請我給大家帶來一些分享,今天在現場看到了很多老朋友和新朋友,非常榮幸!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于歷史,見未來》。
在行業中,我們經常發現,無論是做地產設計還是做相關的城市規劃工作,我們的產品與普通商品有很大不同,除了一般的流動性商品關注產品本身的特性以外,我們的地產項目還需要擁有獨特屬性。我始終認為,任何一個有生命力的土地單純做產品是有問題的,所以我今天想用歷史和未來兩個詞,和大家探討一下在做項目的時候,由地塊歷史背景介入產品后能夠產生怎樣的未來。
六大戰略版塊
提供美好生活場景與服務
請允許我介紹一下我現在服務的機構——融創中國,融創中國其實2003年到現在,在不斷發展中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局限于居住地產項目,開始圍繞“地產+”進行戰略布局,以地產為核心主業,加速打造泛文旅、文化、服務、會議會展、醫療康養等復合生態體系,為中國家庭提供美好生活場景與服務,成為中國“美好城市共建者”。
我們高起點布局文旅產業,致力于成為提供極致文旅體驗的“中國家庭歡樂供應商”。截至2021年6月底,融創文旅已布局39個核心城市,擁有14座文旅城,5個旅游度假區,10個會議會展中心,近50個文旅小鎮,其中涵蓋22個主題樂園、100個商業,近150家酒店。
文旅并不是這個地方建得好,就一定好玩,比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旅品牌環球影城、迪士尼樂園,他們更多是在文化版塊上的植入,以IP來打造整個文旅生態鏈。文化簡單來說就是做IP,我們圍繞影視、動漫、線上的mcn平臺做了大量的投放。很多電影拍攝,比如《我和我的祖國》、《刺殺小說家》、《熊出沒》等其實都是由融創文化投資拍攝的。同時,我們也會將自有導演IP、科幻IP、動漫IP等版權進行延伸孵化,轉化成為我們原生代文旅娛樂的內容。
文化作為內容輸出,除了線上的流量和傳播,我們同時需要線下,也就是會議會展版塊。作為全國最大的會展類項目持有及運營商,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武漢國際會議中心、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長沙國際會議中心、溧陽國際會議中心及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等會議會展項目的運營下,融創中國以會展經濟推動著區域和城市產業進入發展新格局,成為新城市發展的動力引擎。
除了有更多文化文創版塊的內容以外,我們最近又加入了一個新的賽道——醫療康養版塊,這個版塊是一個未來的趨勢重點,在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得到滿足后,我們非常關注城市生活健康生活這部分的內容。我們不僅跟頭部的康養資源合作,而且非常重視康養體系技術和人才培養。在青島,我們和清華大學以及青島政府合作共建了清華大學附屬融創青島醫院,實行醫療、教學、科研三位一體統籌;在中山大學設立“融創公共衛生發展基金”,用于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等。
融創服務控股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11月19日在港交所成功上市,以“至善,致美”為品牌主張,以“臻心、專注、品質、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全面、卓越的高品質服務。目前,融創服務業務覆蓋全國149個城市,逾100萬客戶,經過16年發展,已在市場樹立了高品質的服務形象和良好口碑,客戶滿意度高達90分。
回到我們的核心主業——地產板塊。融創一直以來在高端精品住宅領域開發上獨具優勢,這來源于融創對于產品力的追求,以內斂沉穩的傳統文化為出發點,融入現代設計語言,為現代空間凝練唯美的中國古典情韻。比如我們TOP級的“桃花源”系列作品,將古典園林的做法和現代工藝結合,基本上完成對傳統蘇州園林的再現,我們邀請了很多傳統手工藝人共同參與打造。除了對產品力的極致追求以外,我們針對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產品進行研究,比如廣州的粵風,武漢的楚風,聚焦中國傳統文化,凝練品質。
其實說這些,都是為了與今天的主題《于歷史,見未來》相呼應。我想分享兩個項目,都是我們對地塊的歷史進行研究后具有產品力的代表項目。
“于歷史”
更新工業遺址當代生命力
一個是武漢一八九零工業遺址。這個項目處于武漢漢陽,是武漢近代工業起源地,武漢最大規模工業遺址群落。它是一個更為實體的文化項目,是國家級工業文化保護樣板,也是武漢的世界級文創IP。項目坐落于34處工業遺址,這些工業遺址印證了百年之前中國近代工業復興的輝煌,傳承著武漢城的記憶。而改造后的漢陽鐵廠,被融入了新的功能,在展示中國近代工業精神文明的同時,成為國家級工業文化保護的新樣板。
任何一個城市到了一定階段,原有城市核心區工業遺址的活化與利用都將是解決城市發展的關鍵問題。在我看來,舊改項目,尤其是有工業遺址留存的,主要涉及到三個維度:
第一,應該要除去什么?我覺得這很關鍵,“去除”往往是最難的,甚至很多人在這方面的判斷是有問題的。畢竟當下它的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嚴格按照原樣保留下來,那對城市未來來說,其實就像是一個“破洞”一樣。我們之前也沒有這個概念,我們主要希望對其進行保護,所以更多在考慮怎么保留,怎么新建,怎么加東西。但實際上更難的是你要去除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拿掉之后,它會涉及到空間形態、交通形態以及整個氣質的變化。
第二,到底要保留什么?在空間新的功能變遷中,保留下來的東西也會產生功能性的改變,比如很多設備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再啟動了,但是未來這些設備也可能被重新演繹,并產生新的功能,或者一些廠房原來是倉庫,我們可以將之改造成辦公空間或者娛樂空間。因此我們要思考,我們要怎么保留,怎么改造。
第三,要賦予它怎樣的活力與新功能?這里很大一部分可能會是文化,其次是液態功能,還有一部分是空間形態匹配的升級。
所以在面臨武漢一八九零工業遺址整個項目在武漢核心區占地153畝,我們負責其中一半的用地改造,在這樣大強度的工作內容中,我們決定首先把工業遺存保留下來,然后將遺存內部的廠房中加入當代文化元素進行語境更新,也就是從與原有建筑空間和結構的對話開始,挖掘置入新功能空間的主題特征,在自身合理組織的同時也時刻跟原有結構體系產生碰撞與磨合。比如其中的13號建筑作為亞洲最大的廠房,我們在不破壞它的歷史遺存的情況下計劃將之改造成一個直播小鎮,讓工業遺址重新誕生出當代生命力。
我們為這個項目專門成立了工業遺址的改造研究院,這是在武漢市政府支持下成立的研究院。它不是一個單純的設計機構,而是包含了從整個改造的籌備、策劃設計到后續運營等內容,我們希望它會成為一個可運營的品牌?,F在我們研究院已經建立了博物館運營團隊。工業遺址示范區中改造遺址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首先是物質空間改造,作為一個工業遺址它的外立面需要保護,沒有一個大型機械能夠進去,必須是由小的機械進去進行基礎破障,夯實內部矩陣基礎,再以鉛塊靜壓技術對基礎結構進行加固,然后再進行土方的處理,因為原來的工業建筑是非常巨大的廠房,我們要給它做新的結構,在主體結構加固后,我們又對屋面復合功能進行重構,增加工業建筑前身倉庫的采光功能。
在工業遺址示范區改造過程中,我們用新的建筑表達形式將原有建筑元素保留下來,保留廠房外部標志性景觀,內部空間改造保留原有結構的體系,賦予新的動能。改造不僅僅是單純的設計,更多的還是考慮了文化的融合??赡苡泻芏嗯笥岩苍谧鑫幕愒O施,雖然文化類設施很多時候用建筑做起來確實可以帶來流量,但是作為一個城市博物館的工業遺址示范區來說更多的是需要觀眾能在這里感受到一些東西,將這些東西從這里帶回去,而且要把帶回去的這些東西傳播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與文化結合非常緊密,博物館從前到尾都是賦予時代。
我們還有其他的一些廠房,比如說動力車間未來會將它打造成一個地標建筑,會有一個巨型項目1890logo放置于外立面上。在對污水處理廠的改造中,我們保留了它獨特的濾水槽風貌,3#、4#電爐分廠冶煉車間及維修車間我們保留了工業管道(原有冷熱水管)等構筑物,體現工業風貌,而3#冶煉車間我們計劃將它改造成為一個懸浮書局,未來會進行一個完全敞開的處理,會在這個廠房中間形成一個生態的空間,場所記憶和精神在新加建材質中得到獨特展現。
其實一開始我們在這方面并沒有太多經驗,所以我們就決定出去看看,先對別的項目進行考察,比如倫敦的十字街、北京的798藝術中心等項目我們都進行了考察。然后,我們邀請了一些全球頭部設計公司為我們提供方案。項目初期確實出現了很多碰撞,但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可以說是全球設計師為項目在貢獻智慧,我們最終進行了整合。此外,我們還邀請了一些文化名人來參與到我們具體的項目,比如研究張之洞的歷史學家、文化學者等。在武漢這個項目之后,我們也陸續做了云南、長沙等地的舊廠改造,我們希望未來這些地方都會成為城市中心一個新的“文化復興場所”。
“見未來”
集結業態演繹“未來文創城”
設計是經營決策的結果,而不是一個項目的開端,我們應該從全維度,就是從更長線的角度、更高的格局去考慮。我認為,未來產品趨勢的關鍵詞一定會有“場景化”、“可運營”以及“品牌化”。
第一,“場景化”。過去房地產行業的節奏比較快,展示區、樣板房考慮得最多的是表象問題,很少關注場景的體驗、受眾差異化、品牌問題。隨著產品受眾群體差異化的產生,不會再有一個產品是可以適應全齡段,不同的場景體驗實際是為了不同圈層的感受。
第二,“可運營”。在“高大上”泛濫的年代,我們其實已經不太容易被打動,反而考慮得更多的是未來的可實施性和可落地性,所以,我們更加要強調實景的體驗和可持續發展的經營層面問題。
第三,“品牌化”,就是在上述的兩個關鍵詞的基礎上進行品牌內核的差異化定位,我認為這是每個企業都需要的。品牌定位其實在很多行業都已經明確的發生,比如奢侈品、汽車行業等。未來企業要找清楚自己的方向,產品也要更具備“場景化”和更具有“落地性”和“可經營”的能力。
于是今年,我們從打造“場景化”、“可運營”以及“品牌化”的項目出發,突破自我,誕生出“見未來”的新型文旅項目——武漢城建·融創甘露山文創城。項目定位于武漢北部地域性旅游服務和生態宜居綜合新城,總用地面積約11505畝,總計容建筑面積約560萬㎡,總投資約700億,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冰雪娛樂綜合單體、國內業態最豐富室內冰雪樂園、全球最大的“水”主題綜合娛樂度假區以及全球業態最豐富的特色酒店集群。
項目分為三期,用雪世界、水世界、特色水鎮商街等超級五大業態,鍛造出華中首個世界級全域文旅大盤。目前在建的“冰雪綜合體”,是面積約9萬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冰雪項目,其中室內滑雪場可同時容納5000人,同時將圍繞冰雪綜合體建設商業風情街、娛樂購物、智慧生活聚集區為一體的文旅新城。積極響應“帶動3億人上冰雪”運動號召,深挖“冰雪經濟”,開發具有本土文化內涵的冰雪旅游產品,打造華中及華北區域規模最大、雪道落差最高、滑道最長的室內滑雪場。以一張前所未有的“白色名片”,助力國家冰雪運動發展。
項目規劃前期,我們對人群覆蓋區域進行調研,以沿江高鐵,聯動上海、武漢、成渝三大都市圈,1.5小時覆蓋宜昌、荊門、合肥等地1600萬都市人口,4小時便能覆蓋上海、南京、合肥、重慶、成都等9000萬大都市人口,形成中部流量樞紐。
未來,我們將布局游、宴、演、購、娛、宿 “六夜態”,構建“點、線、面”完整的網絡式夜間經濟體系,打造都市、水鎮、田園,由動至靜的漸變序列式夜游體驗,構建夜間文旅產業矩陣,打造武漢夜間經濟集群,帶來沉浸式互動、多元化文旅體驗,以此來留客、聚客,促進旅游消費升級。這個項目,從2020年4月8日云簽約到9月30日摘牌、開工,不到6個月時間,在疫后重振的大背景下,代表了“武漢速度”,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最后,我想跟大家談談什么是理想之城。我認為理想之城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我們每一個設計師堅持去思考、去發現。而每一個設計師需要提升個人的思考格局,站在更長遠的角度去思考,堅持長期主義,這是我們共同構建“理想城市”所應該有的一種堅持,這也是融創現在正在努力做的事情。我相信大家只要一直往這個方向走,就可以實現未來向往中的理想之城,謝謝大家。
現場花絮
相關文章
- 中孚泰丨長春市規劃展覽館及博物館項目規劃展覽館布展
- HAS design and research建筑事務所作品|Simple Art美術館
- 簡美之境 山語銀城150平方米住宅設計
- HAS design and research建筑事務所作品|泰國鋁石窟文創場
- 殿堂級之作天橋藝術中心如何打磨?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